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通史论文--研究、考订、评论论文--中国学、汉学论文

1975年以来泰国人的中国认识--以游记为中心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. 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起第12-16页
    1.2 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游记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叙述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霍尔身份模型理论第18-2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第20-2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1.5 所需史料第25页
    1.6 研究创新与难点第25-26页
2. 中泰社会和游记背景第26-39页
    2.1 泰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第26-27页
    2.2 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第27-28页
    2.3 中泰国关系发展演变第28-30页
    2.4 游记简述第30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1975-2000年的游记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2000年后的游记第34-39页
3. 泰国人对中国的认知-以泰国游记为中心第39-74页
    3.1 中国社会制度和管理第39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改革开放之前: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改革开放之后: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中泰之间社会制度的差异第47-48页
    3.2 中国经济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东部沿海地区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西部地区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1975-2000年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2000年以后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第54-56页
    3.3 中国文化和习俗第56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中国历史悠久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中国饮食及服装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中国教育及中文第63-65页
    3.4 中国不同的地域和地理环境第65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首都北京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杭州和上海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广州和桂林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云南和四川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丝绸之路第70-72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72-74页
4. 2016 年后泰国人对中国的认知-以问卷调查为中心第74-98页
    4.1 基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第74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小结第85-87页
    4.2 基于T检验分析结果第87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小结第96-98页
5. 结论第98-106页
    5.1 1975年以来泰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及其变化第98-100页
    5.2 造成认知变化的原因第100-102页
    5.3 “自我”和“他者”的认知第102-106页
参考文献第106-110页
附录第110-118页
问卷调查第118-120页
作者简历第120页

论文共12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航海时代下的日本丝割符制度研究
下一篇:郑杭生社会运行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