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1.2 抗肿瘤药物纳米输运体系 | 第14-16页 |
1.2.1 纳米分散体 | 第14-15页 |
1.2.2 脂质体 | 第15页 |
1.2.3 聚合物胶束 | 第15页 |
1.2.4 聚合物键合药物 | 第15-16页 |
1.2.5 树枝状聚合物 | 第16页 |
1.2.6 碳纳米管 | 第16页 |
1.3 肿瘤治疗用靶向载药系统 | 第16-21页 |
1.3.1 被动靶向载药系统 | 第16-17页 |
1.3.2 主动靶向载药系统 | 第17页 |
1.3.3 pH响应型载药系统 | 第17-18页 |
1.3.4 还原响应型载药系统 | 第18-19页 |
1.3.5 温度响应型载药系统 | 第19-20页 |
1.3.6 双重靶向型载药系统 | 第20-21页 |
1.4 载药胶束的制备 | 第21页 |
1.5 壳聚糖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1.5.1 壳聚糖烷基化改性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| 第22页 |
1.5.2 壳聚糖酰基化改性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| 第22页 |
1.5.3 壳聚糖接枝共聚改性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1.6 课题研究目标、主要内容及创新性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叶酸与胆固醇琥珀酸单酯共修饰羟丙基壳聚糖的制备与表征 | 第24-36页 |
2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5-28页 |
2.2.1 实验药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25-26页 |
2.2.2 产物的表征 | 第26-27页 |
2.2.3 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27-28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4页 |
2.3.1 胆固醇琥珀酸单酯的合成 | 第28-30页 |
2.3.2 羟丙基壳聚糖的合成 | 第30-31页 |
2.3.3 胆固醇琥珀酸单酯修饰的羟丙基壳聚糖的合成 | 第31-32页 |
2.3.4 改性壳聚糖中胆固醇琥珀酸单酯取代度的测定 | 第32-33页 |
2.3.5 叶酸与胆固醇琥珀酸单酯共修饰羟丙基壳聚糖的表征 | 第33-3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叶酸与胆固醇琥珀酸单酯修饰羟丙基壳聚糖胶束的制备、表征及载药性能研究 | 第36-58页 |
3.1 引言 | 第36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6-46页 |
3.2.1 实验药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36-38页 |
3.2.2 产物的表征 | 第38页 |
3.2.3 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38-4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5页 |
3.3.1 临界胶束浓度与结构的关系 | 第46-47页 |
3.3.2 聚合物胶束的粒径、Zeta电位及形貌 | 第47-49页 |
3.3.3 载药量及包封率 | 第49-53页 |
3.3.4 载阿霉素胶束pH响应释药行为的研究 | 第53-55页 |
3.3.5 聚合物载药胶束pH响应释药机理的研究 | 第5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8页 |
第四章 载阿霉素胶束体外抗肿瘤性能研究 | 第58-68页 |
4.1 引言 | 第58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8-61页 |
4.2.1 实验药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58-59页 |
4.2.2 产物的表征 | 第59-60页 |
4.2.3 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60-61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1-66页 |
4.3.1 空白胶束细胞毒性 | 第61-62页 |
4.3.2 载药胶束细胞毒性 | 第62-65页 |
4.3.3 激光共聚焦考察细胞摄取率 | 第65-6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8页 |
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78-80页 |
附件 | 第80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