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数据包标记的IP追踪方案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2页 |
·本文的结构 | 第12-15页 |
第2章 DDOS攻击与防御 | 第15-27页 |
·什么是DOS | 第15-16页 |
·什么是DDOS | 第16-17页 |
·拒绝服务攻击的主要类型 | 第17-22页 |
·剧毒包型DOS攻击 | 第18-19页 |
·风暴型DOS攻击 | 第19-22页 |
·如何应对DDOS攻击 | 第22-25页 |
·防御 | 第22-24页 |
·检测和过滤 | 第24-25页 |
·追踪 | 第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IP追踪技术 | 第27-35页 |
·IP追踪概述 | 第27-28页 |
·IP追踪的方法 | 第28-34页 |
·连接测试 | 第28-30页 |
·日志记录 | 第30页 |
·ICMP追踪 | 第30-32页 |
·覆盖网络 | 第32页 |
·数据包标记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基本概率包标记的研究与改进策略 | 第35-49页 |
·PPM简介 | 第35-39页 |
·IP包头编码 | 第36页 |
·标记算法 | 第36-38页 |
·路径重构算法 | 第38-39页 |
·PPM策略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误报和计算复杂性 | 第39-40页 |
·最弱链问题 | 第40页 |
·PPM的改进方案 | 第40-48页 |
·IP包头编码方案 | 第41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41-43页 |
·模型设计与实现 | 第43-45页 |
·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非重复性包标记方案 | 第49-57页 |
·IP包头编码方案 | 第49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49-51页 |
·标记算法 | 第49-50页 |
·路径重构算法 | 第50-51页 |
·性能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弱收敛性问题 | 第51-52页 |
·计算复杂度 | 第5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2-54页 |
·路径重构所需的数据包数 | 第52-53页 |
·误报数 | 第53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7页 |
第6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7-59页 |
·总结 | 第57-58页 |
·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