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

中国古代城市舆图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启示--以明代袁河流域地区舆图为例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 引言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历史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美学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图像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实践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研究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范围界定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明代袁州府临江府地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传统山水地图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视觉媒介地图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美学思想范围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研究材料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6 论文框架第20-22页
2 初探中国古代城市舆图及美学第22-29页
    2.1 中国古代舆图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舆图的词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中国古代城市舆图的发展轨迹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中国古代城市舆图的山水画渊源第26-27页
    2.2 中国古代视觉艺术美学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美学的词义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作为中国美学精髓的“象”思维解读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中国山水画审美思想中的“象”与“气”第28-29页
3 明代袁江流域城市舆图图像及其美学思想解析第29-61页
    3.1 明代城市舆图的图面表象特征第2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明代城市舆图的信息获取方式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明代城市舆图的档案保存与制图工艺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明代城市舆图的艺术设计语言第32-44页
    3.2 明代城市舆图的创作范式第44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美的普遍规律及其运用体现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与政治文化相互依附的陈述契约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与宇宙紧密连接的主观能动第52-53页
    3.3 中国古代传统审美意识影响下的创作体系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以“象”为核心构建的的美学态度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“象思维”影响下空间意识第57-61页
4 现代媒介地图对于中国传统地图美学的继承和延续第61-68页
    4.1 被西方文化浸染的中国传统思维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困境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艺术的大众化趋势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本土美学意识的回归第62-63页
    4.2 现代语境下视觉媒介地图的特性转变要点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地图在艺术语言方面的转变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地图在创作规律方面的转变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地图在审美意识方面的转变第66-68页
5 结论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索引第72-74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-76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城市老龄化居住外环境中需求单元与空间单元的共生关系研究
下一篇:交通荷载引起的古代木建筑振动预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