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的建设论文--组织建设论文--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

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页
    二 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三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四 论文结构第12-13页
第一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研究概述第13-19页
    第一节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相关概念辨析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 行政监察的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 纪检监察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国家监察的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家监察权的历史传承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我国古代监察权概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我国古代监察权特征及对我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启示第16-17页
    第三节 监察权的域外经验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域外监察权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域外监察权特征及对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启示第18-19页
第二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动因第19-27页
    第一节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反腐败形势严峻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 从严治党的需要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 依法治国的需要第20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动因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反腐败力量分散、职能交叉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 行政监察手段有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 “双规”合法性受到质疑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四 纪检监察对象范围过窄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五 行政监察机构缺乏独立性第24-27页
第三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定型化第27-38页
    第一节 国家监察委员会概述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定位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职能设置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四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价值功能第28-32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家监察委员会与其它机关的关系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国家监察委员会与党委的关系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人大的关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国家监察委员会与司法机关的衔接第35-38页
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完善路径第38-47页
    第一节 完善国家监察委员会自身运行的制度设计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国家监察委员会机构设置的初步探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国家监察委员会人才选拔的初步设想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完善国家巡视制度第40页
    第二节 完善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和制衡机制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 人大监督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司法监督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内部监督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四 社会监督第43-44页
    第三节 建立被监督者权利保障机制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允许律师在监察委员会调查期间介入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 给予被监督对象行政诉讼的权利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 确定国家监察机关的赔偿责任机制第46-47页
结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1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土沟坡重力侵蚀与产沙过程试验研究
下一篇:网络空间话语失序及其治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