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9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三、研究思路 | 第17-19页 |
第一章 奥斯曼土耳其与欧洲特性的界定 | 第19-35页 |
第一节 近代早期欧洲与对土耳其的认知 | 第19-24页 |
一、“基督徒”的欧洲 | 第19-21页 |
二、欧洲人对土耳其认知 | 第21-24页 |
第二节 伊拉斯谟对土耳其形象的认知 | 第24-35页 |
一、影响伊拉斯谟对土耳其观念的因素 | 第24-27页 |
二、伊拉斯谟对土耳其人的认知 | 第27-31页 |
三、伊拉斯谟对欧洲人的批评 | 第31-35页 |
第二章 马丁·路德对土耳其形象的认知 | 第35-53页 |
第一节 马丁·路德与土耳其的威胁观 | 第35-39页 |
一、马丁·路德时的欧洲:来自苏莱曼大帝的威胁 | 第35-37页 |
二、影响路德对土耳其观念的因素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路德对土耳其人的认知 | 第39-48页 |
一、“上帝之鞭”的土耳其人 | 第39-42页 |
二、“反基督者”的土耳其人 | 第42-46页 |
三、“残忍且贪婪”的土耳其人 | 第46-48页 |
第三节 路德与伊拉斯谟的比较及欧洲土耳其形象的固化 | 第48-53页 |
第三章 勒班陀海战与土耳其的欧洲形象 | 第53-65页 |
第一节 海战前的奥斯曼帝国与欧洲 | 第53-57页 |
一、海战前的奥斯曼帝国 | 第53-55页 |
二、海战前的欧洲:地中海的局势 | 第55-57页 |
第二节 10月7日之战 | 第57-60页 |
一、勒班陀战役 | 第57-59页 |
二、战争的结果 | 第59-60页 |
第三节 战争的结局 | 第60-65页 |
一、战争结果的争议 | 第60-62页 |
二、欧洲对土耳其认知的转变 | 第62-65页 |
第四章 土耳其与欧洲关系及形象理论的反思 | 第65-75页 |
一、16世纪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| 第65-68页 |
二、土耳其在欧洲形象的演变 | 第68-71页 |
三、形象理论的反思 | 第71-75页 |
结语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5页 |
附录: 16世纪欧洲与奥斯曼帝国交往的大事年表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