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基于金属氧化物表面缺陷调控二氧化碳催化能源化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42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6-17页
    1.2 光催化还原CO_2研究第17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光催化还原CO_2原理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影响因素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光催化还原CO_2材料研究进展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半导体材料宽光谱吸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加速载流子的分离和输运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3 表面结构和性能调控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黑色二氧化钛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1 二氧化钛光吸收的拓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2 黑色二氧化钛的缺陷态引入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3 黑色二氧化钛的形成原因第32-33页
    1.3 催化还原CO_2制CO研究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催化还原CO_2制CO原理及影响因素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催化还原CO_2制CO研究进展第34-37页
    1.4 CO_2能源化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CO_2吸附与活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目标产物选择性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反应过程和机理研究第38-39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第39-42页
第二章 黑色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研究第42-6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2-43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原料与试剂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样品制备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材料表征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光催化还原CO_2测试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6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样品组成、结构以及表面缺陷的引入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电子能带结构的改变以及光电响应的增强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CO_2吸附与活化能力的增强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不同光源照射下黑色二氧化钛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测试条件对黑色二氧化钛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路径第58-5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三章 溶剂热法制备氢化蓝色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研究第60-8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0-62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原料与试剂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样品制备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材料表征方法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光催化还原CO_2测试方法第63-65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5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样品组成、结构以及表面缺陷的引入第65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机理探索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(KIEs)实验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原位红外(insituDRIFTS)研究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反应路径第80-8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第四章 Co@CoO-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还原CO_2制CO研究第83-10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3-84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原料与试剂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材料表征方法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催化还原CO_2制CO性能测试第85-86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6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样品组成、结构以及表面缺陷的引入第86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CO_2分子的吸附与活化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催化还原CO_2制CO性能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不同CoO含量和不同N掺杂量对Co@CoO-N催化还原CO_2制CO的影响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催化还原CO_2制CO原位红外测试第99-10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00-101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01-106页
参考文献第106-130页
致谢第130-132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2-133页

论文共1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效钛基氧化物复合光阳极的构建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
下一篇:锆钛酸钡钙铁电陶瓷的相变特性和电卡效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