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| 第13页 |
1.5 论文整体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视频监控系统相关协议和技术分析 | 第15-26页 |
2.1 H.264标准 | 第15-19页 |
2.1.1 H.264编码标准的简介 | 第15-16页 |
2.1.2 H.264的编解码流程 | 第16-18页 |
2.1.3 H.264编码的帧结构 | 第18-19页 |
2.2 SIP协议 | 第19-20页 |
2.3 RTP/RTCP协议 | 第20-22页 |
2.4 DIRECTSHOW技术 | 第22-23页 |
2.5 AES加密技术 | 第23-2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以及总体设计 | 第26-39页 |
3.1 铁路系统的上下级结构的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 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.1 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.1.1 权限控制 | 第28页 |
3.2.1.2 视频图像的实时播放 | 第28页 |
3.2.1.3 视频图像的回放 | 第28页 |
3.2.1.4 视频图像的下载 | 第28页 |
3.2.1.5 网络带宽的控制 | 第28-29页 |
3.2.2 视频监控系统的性能需求分析 | 第29页 |
3.2.2.1 服务器程序的稳定性 | 第29页 |
3.2.2.2 视频图像播放的流畅性 | 第29页 |
3.3 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29-38页 |
3.3.1 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系统中的结构的设计 | 第29-32页 |
3.3.1.1 系统的总体结构 | 第29-30页 |
3.3.1.2 系统的物理结构 | 第30-31页 |
3.3.1.3 视频监控系统的流程 | 第31-32页 |
3.3.2 视频监控系统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的结构 | 第32-34页 |
3.3.3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过程 | 第34-37页 |
3.3.4 视频监控系统视频数据流的传输过程 | 第37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| 第39-46页 |
4.1 MYSQL数据库的简介 | 第39页 |
4.2 视频监控系统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| 第39-40页 |
4.3 视频监控系统数据表的设计 | 第40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系统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6-58页 |
5.1 系统服务器端的结构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2 数据流在网络结构中的传输模块 | 第48-49页 |
5.3 网络带宽的控制模块 | 第49-50页 |
5.4 服务器与网络编码器的交互模块 | 第50-52页 |
5.5 连接客户端用户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4页 |
5.6 视频图像实时播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4-55页 |
5.7 视频图像回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5-56页 |
5.8 视频下载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6-57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六章 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8-68页 |
6.1 系统客户端的总体结构 | 第58-60页 |
6.2 用户登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0-62页 |
6.3 视频图像实时播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2-63页 |
6.4 视频图像回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3-64页 |
6.5 视频下载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4-65页 |
6.6 视频图像的播放模块 | 第65-67页 |
6.7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七章 系统测试 | 第68-82页 |
7.1 系统测试方案的设计 | 第68-70页 |
7.2 系统功能测试 | 第70-80页 |
7.2.1 用户注册模块的测试 | 第70-71页 |
7.2.2 系统登录界面的测试 | 第71-72页 |
7.2.3 系统视频实时播放功能的测试 | 第72-73页 |
7.2.4 系统实时视频图像截图功能的测试 | 第73-75页 |
7.2.5 系统云台控制功能的测试 | 第75-76页 |
7.2.6 系统录像回放功能的测试 | 第76-78页 |
7.2.7 系统视频录像下载功能的测试 | 第78-80页 |
7.3 系统性能测试 | 第80页 |
7.4 测试结果分析 | 第80-81页 |
7.5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8.1 工作总结 | 第82页 |
8.2 工作展望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