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电喷雾质谱研究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碰撞诱导解离机理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绪论第11-31页
    1.1 质谱简介第11页
    1.2 质谱仪基本原理第11-13页
    1.3 质谱发展历史与概况第13-15页
    1.4 质谱仪的结构第15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离子源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质量分析器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离子检测器第21-23页
    1.5 质谱仪的联用第23-24页
    1.6 质谱仪参数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质量范围(Mass range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分辨本领(Mass resolution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灵敏度(Sensitivity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精密度和准确度(Mass accuracy)第25页
    1.7 本课题研究意义、方法和内容第25-2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7-31页
第2章 实验装置与理论计算方法第31-43页
    2.1 实验工作方法简介第31页
    2.2 实验装置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Q-star装置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电喷雾电离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碰撞诱导解离(CID)第38页
    2.3 实验样品和条件第38页
    2.4 理论计算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1-43页
第3章 两种药物分子的碰撞诱导解离机理研究第43-61页
    3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43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与模式第43-44页
    3.3 理论计算方法第44页
    3.4 质谱图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阿洛西林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哌拉西林第47-49页
    3.5 理论计算结果讨论和解离路径探讨第49-5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9-61页
第4章 低温氧化流动管装置设计第61-7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1-62页
    4.2 低温氧化流动管反应器设计第62-69页
    4.3 气相色谱/质谱和流动管联用装置第69-70页
    4.4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70-7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5-79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79-81页
致谢第81-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性能研究
下一篇:面向煤矿精细建模的地质素描辅助模块的开发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