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语表 | 第4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8-9页 |
文献综述 | 第9-25页 |
1. 祖国医学在腰背肌筋膜炎方面的研究 | 第9-18页 |
1.1 腰背肌筋膜炎在中医学方面的研究 | 第9页 |
1.2 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病机 | 第9-11页 |
1.3 腰背肌筋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| 第11-14页 |
1.4 腰背肌筋膜炎在针灸治疗方面的研究 | 第14-18页 |
2. 现代医学在腰背肌筋膜炎方面的研究 | 第18-25页 |
2.1 腰背肌筋膜炎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2 病因病机 | 第18-19页 |
2.3 疼痛机理 | 第19-21页 |
2.4 病理表现 | 第21-23页 |
2.5 临床诊断及现代医学治疗 | 第23-25页 |
临床观察 | 第25-32页 |
1. 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1.1 病例来源 | 第25页 |
1.2 诊断标准 | 第25页 |
1.3 纳入标准 | 第25-26页 |
1.4 排除标准 | 第26页 |
1.5 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| 第26页 |
1.6 意外情况的处理 | 第26-27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1 分组方法 | 第27页 |
2.2 治疗方法 | 第27页 |
2.3 观察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4 评价指标 | 第28页 |
2.5 统计方法 | 第28页 |
3. 研究结果 | 第28-32页 |
3.1 一般资料比较 | 第28-29页 |
3.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| 第29-30页 |
3.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 | 第30页 |
3.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比较 | 第30-31页 |
3.5 不良反应 | 第31-32页 |
讨论 | 第32-40页 |
1. 立题依据 | 第32-33页 |
2. 合谷刺治疗的理论依据 | 第33-38页 |
2.1 腰背肌筋膜炎理论依据 | 第33-34页 |
2.2 针刺镇痛作用 | 第34-36页 |
2.3 合谷刺治疗理论依据 | 第36-38页 |
3. 针刺选穴依据 | 第38页 |
4. 临床疗效分析 | 第38页 |
5. 问题与展望 | 第38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6页 |
附录 | 第46-4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9-5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