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30页 |
1.1 中国葡萄栽培历史、发展与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1.1 我国葡萄栽培产业的由来与发展 | 第12页 |
1.1.2 目前我国葡萄产业的主要特点 | 第12-13页 |
1.1.3 我国葡萄酒产业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6页 |
1.1.4 陕西省葡萄栽培历史与现状 | 第16页 |
1.2 影响葡萄生长的因素 | 第16-22页 |
1.2.1 品种 | 第17页 |
1.2.2 生态条件 | 第17-20页 |
1.2.3 栽培管理技术 | 第20-22页 |
1.3 目前我国葡萄品种选育的技术与成果 | 第22-26页 |
1.3.1 引种 | 第22-24页 |
1.3.2 育种 | 第24-26页 |
1.4 葡萄浆果成熟过程中主要成分物质的变化 | 第26-28页 |
1.4.1 糖 | 第26页 |
1.4.2 酸 | 第26-27页 |
1.4.3 多酚 | 第27-28页 |
1.4.4 芳香物质 | 第28页 |
1.5 本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8-30页 |
1.5.1 目的和意义 | 第28-29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8页 |
2.1 试验地概况 | 第30页 |
2.2 试验材料 | 第30-31页 |
2.3 研究方法 | 第31-38页 |
2.3.1 品种性状观察 | 第31-32页 |
2.3.2 各品种成熟度监控 | 第32页 |
2.3.3 单品种酿酒实验 | 第32-35页 |
2.3.4 常规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| 第35-36页 |
2.3.5 单品种酒感官质量评定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55页 |
3.1 各酿酒葡萄品种的物候期调查结果 | 第38-39页 |
3.2 各品种植物学特性描述 | 第39-43页 |
3.3 生长结果习性 | 第43-44页 |
3.4 各酿酒品种果实品质研究 | 第44-48页 |
3.4.1 各酿酒品种的浆果实成熟过程中含糖量与含酸量的变化分析 | 第44-47页 |
3.4.2 果实性状及理化指标描述 | 第47-48页 |
3.5 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比较研究 | 第48-50页 |
3.6 各品种的酿酒特性评价 | 第50-51页 |
3.7 感官评价 | 第51-55页 |
3.7.1 感官品尝结果 | 第51-52页 |
3.7.2 香气特征感官量化强度测定 | 第52-55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55-57页 |
4.1 各品种农业生物学特性讨论 | 第55页 |
4.2 各品种所酿单品种酒的酿酒特性讨论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7-58页 |
5.1 西班牙品种在陕西杨凌地区的综合表现评价 | 第57页 |
5.2 法国品种在陕西杨凌地区的综合表现评价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8页 |
1.各葡萄品种的梢尖图 | 第62-64页 |
2.各葡萄品种的成龄叶图片 | 第64-66页 |
3.各品种果穗的图片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