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小说论文--新体小说论文

论老舍教育题材小说对国民性的反思与建构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前言第9-13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起及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与本课题相关的前人研究文献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三、本论文研究的框架、思路与任务第11-13页
第一章 反思国民性的理论基点:老舍的教育思想第13-24页
    第一节 以培育人格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思想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舒适、自然、和谐、融洽:良好学校环境的基本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有能有德”与“有爱”:教师育人品格的内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: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遵循的规律第15-16页
    第二节 儿童本位主义的家庭教育思想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家庭精神环境影响家庭教育水平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家庭教育是以“生命”为“教材”的父母与子女的互动过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从儿童自身的原始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”第18-19页
    第三节 关注自然性的社会教育思想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风气与风俗潜移默化地教育着、影响着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用自然气息熏陶出纯净、强毅、朴素的品格第21-24页
第二章 审视国民性的窗口:受教育者形象分析第24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传统国民性的延续:“出窝老”第24-28页
    第二节 传统国民性的延续与裂变:人格失范的青年学生第28-33页
第三章 探因国民性的维度:反思国民性的教育成因第33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以成人本位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第33-37页
    第二节 转型期的学校教育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陈腐的旧教育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崩溃的新教育第38-41页
    第三节 新旧交融的社会教育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压抑的传统风俗教育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扭曲的时代风气教育第42-45页
第四章 国民性建构的理想与“教育救国”的幻灭第45-65页
    第一节 建构:提倡新知与建构人格第46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“知识与人格”的选择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用新知塑造现代人格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显性的时代人格建构与隐性的理想人格建构第51-57页
    第二节 双重幻灭:国内与国外“教育救国”梦的破产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国内教育扭曲青年学生人格的失望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留学生边际人格水土不服的清醒认识第58-65页
结语第65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苏童小说中的南方情结
下一篇:莫言小说互文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