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千里光简介 | 第10页 |
1.2 千里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0-14页 |
1.2.1 挥发油类化合物 | 第11页 |
1.2.2 黄酮类化合物 | 第11-12页 |
1.2.3 酚酸类化合物 | 第12-13页 |
1.2.4 生物碱类化合物 | 第13-14页 |
1.2.5 其他化合物 | 第14页 |
1.3 千里光属植物的药理活性 | 第14-15页 |
1.3.1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| 第14页 |
1.3.2 抗菌作用 | 第14-15页 |
1.3.3 保肝作用 | 第15页 |
1.3.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| 第15页 |
1.3.5 其他研究 | 第15页 |
1.4 千里光的临床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4.1 皮肤病 | 第15-16页 |
1.4.2 眼部疾病 | 第16页 |
1.4.3 其他疾病 | 第16页 |
1.5 中草药分析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5.1 光谱技术 | 第16页 |
1.5.2 色谱及联用技术 | 第16-17页 |
1.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| 第17-19页 |
2 千里光挥发性成分GC-MS分析 | 第19-29页 |
2.1 引言 | 第19页 |
2.2 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19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0页 |
2.3.1 千里光挥发油提取方法 | 第20页 |
2.3.2 GC-MS色谱条件 | 第20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0-27页 |
2.4.1 挥发油提取条件的选择 | 第20页 |
2.4.2 挥发油成分分析 | 第20-27页 |
2.5 小结 | 第27-29页 |
3 HPLC-DAD测定千里光中四种有活性成分含量 | 第29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实验仪器和材料 | 第29-30页 |
3.2.1 仪器 | 第29页 |
3.2.2 试剂 | 第29-30页 |
3.2.3 药材 | 第30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30-31页 |
3.3.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| 第30页 |
3.3.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| 第30页 |
3.3.3 色谱条件 | 第30-31页 |
3.3.4 标准曲线建立 | 第31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9页 |
3.4.1 色谱条件优化 | 第31-32页 |
3.4.2 提取条件选择 | 第32-34页 |
3.4.3 色谱分离 | 第34-35页 |
3.4.4 重叠峰分辨 | 第35-36页 |
3.4.5 线性关系考察 | 第36页 |
3.4.6 方法学考察 | 第36-38页 |
3.4.7 含量测定结果 | 第38-39页 |
3.5 小结 | 第39-40页 |
4 千里光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| 第40-55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实仪器试剂与药材 | 第40-41页 |
4.3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实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4.3.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| 第41-42页 |
4.3.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| 第42页 |
4.3.3 色谱条件 | 第42页 |
4.4 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9页 |
4.4.1 提取条件选择 | 第42-44页 |
4.4.2 色谱条件选择 | 第44页 |
4.4.3 不同产地指纹图谱的建立 | 第44-46页 |
4.4.4 指纹图谱综合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4.5 方法学考察 | 第47-49页 |
4.5 GC-MS指纹图谱实验方法 | 第49页 |
4.5.1 千里光挥发油提取方法 | 第49页 |
4.5.2 GC-MS色谱条件 | 第49页 |
4.6 GC-MS指纹图谱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4页 |
4.6.1 不同产地千里光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建立 | 第49-51页 |
4.6.2 指纹图谱综合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6.3 GC-MS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| 第53-54页 |
4.7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