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锌/银贮备电池用正极材料和纳米银的制备与表征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前言第12-23页
    1.1 贮备电池第12-13页
    1.2 锌/氧化银电池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锌/氧化银电池概述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锌/氧化银电池的基本原理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一次锌/氧化银电池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二次锌/氧化银电池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锌/银贮备电池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纳米级银粉的研究概况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纳米级银粉制备方法的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纳米级银粉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9-21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二章 过氧化银的制备工艺研究与表征第23-42页
    2.1 实验所用药品及实验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所用药品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2.2 高纯度过氧化银的制备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制备原理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高纯过氧化银制备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过氧化银纯度的测定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结果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讨论第28-35页
    2.4 过氧化银样品的表征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过氧化银的 X 射线衍射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过氧化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过氧化银热重-差热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过氧化银粒度分布测试第39-4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 不同形貌纳米银粉的制备与表征第42-60页
    3.1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要实验试剂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仪器第43页
    3.2 不同还原剂制备纳米级银粉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过氧化氢为还原剂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硼氢化钾为还原剂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葡萄糖为还原剂第44页
    3.3 不同表面活性剂制备纳米银粉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表面活性剂 PVP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表面活性剂吐温 20第44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氢氧化钾的用量对硝酸银利用率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过氧化氢用量对硝酸银利用率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硼氢化钾用量对硝酸银利用率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葡萄糖用量对硝酸银利用率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PVP 用量对硝酸银利用率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吐温 20 用量对硝酸银利用率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纳米银银的 SEM 表征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纳米银粉的 XRD 表征第51-52页
    3.5 纳米银粉对锂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3.6 纳米银粉对锌/镍二次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锌/镍电池的制备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锌/镍电池锌电极的表征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纳米银粉对锌电极性能的影响第55-58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4.1 实验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4.2 展望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和FT-IR光谱的食用油品质分析
下一篇:非极性二肽与一价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及其DNA切割活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