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符号物理含义表 | 第10-11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1-13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4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2 成形砂轮修整技术研究的现状 | 第15-21页 |
1.2.1 车削修整法 | 第15-16页 |
1.2.2 滚压修整法 | 第16-17页 |
1.2.3 杯形砂轮修整法 | 第17页 |
1.2.4 超声振动修整法 | 第17-18页 |
1.2.5 激光修整法 | 第18页 |
1.2.6 磨料水射流车削法 | 第18-19页 |
1.2.7 在线电解修整法 | 第19页 |
1.2.8 电火花修整法 | 第19-20页 |
1.2.9 复合修整法 | 第20-21页 |
1.3 电火花修整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| 第21-23页 |
1.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电火花修整技术 | 第24-33页 |
2.1 电火花修整技术基本原理 | 第24-26页 |
2.1.1 电火花放电状态的分类 | 第25-26页 |
2.2 电火花修整精度影响因素 | 第26-32页 |
2.2.1 极性 | 第26页 |
2.2.2 工作介质 | 第26-27页 |
2.2.3 砂轮窜动量 | 第27页 |
2.2.4 覆盖效应 | 第27页 |
2.2.5 脉冲周期 | 第27-29页 |
2.2.6 面积效应 | 第29页 |
2.2.7 放电间隙 | 第29-30页 |
2.2.8 脉冲放电特性 | 第30页 |
2.2.9 放电参数 | 第30-3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CBN成形砂轮电火花修整实验方案设计 | 第33-40页 |
3.1 实验研究路线及目的 | 第33-34页 |
3.1.1 实验研究路线 | 第33-34页 |
3.1.2 实验研究目的 | 第34页 |
3.2 实验设备和仪器 | 第34-37页 |
3.2.1 实验工作台 | 第34-35页 |
3.2.2 电火花实验电源 | 第35页 |
3.2.3 检测指标及仪器 | 第35-37页 |
3.3 实验方案 | 第37-39页 |
3.3.1 实验材料 | 第37-38页 |
3.3.2 电火花整形实验方案 | 第38页 |
3.3.3 试验参数设定 | 第38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电火花整形实验研究 | 第40-54页 |
4.1 电参数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4.1.1 脉冲宽度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4.1.2 脉冲电压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| 第41页 |
4.1.3 脉冲电流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4.2 电参数对砂轮整形效率影响 | 第42-44页 |
4.2.1 脉冲宽度对砂轮整形效率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2.2 脉冲电压对砂轮整形效率影响 | 第43页 |
4.2.3 脉冲电流对砂轮整形效率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3 电参数对砂轮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4.3.1 脉冲宽度对砂轮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3.2 脉冲电压对砂轮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3.3 脉冲电流对砂轮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4 电参数对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48-52页 |
4.4.1 脉冲宽度对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4.4.2 脉冲电压对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4.3 脉冲电流对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4.4 电参数对电极质量损耗的影响 | 第52页 |
4.5 电参数对不同结合剂CBN砂轮修整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5章 磨削试件实验 | 第54-61页 |
5.1 磨削试件实验方案 | 第54-55页 |
5.2 电参数对试件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| 第55-59页 |
5.2.1 脉冲宽度对试件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2.2 脉冲电压对试件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5.2.3 脉冲电流对试件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5.3 锯齿轮廓角度精度测量 | 第59-6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6.1 总结 | 第61页 |
6.2 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附录 研究生期间参与研究课题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