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引言 | 第7-9页 |
2 代孕问题及其对刑法学的挑战 | 第9-17页 |
2.1 代孕的界定 | 第9-11页 |
2.1.1 代孕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2.1.2 代孕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2.1.3 代孕的类型 | 第11页 |
2.2 代孕问题及其对刑法学的挑战 | 第11-17页 |
3 域外法律中的代孕问题及其刑事责任 | 第17-26页 |
3.1 外国法律对代孕及代孕犯罪行为的规定 | 第17-24页 |
3.1.1 英国 | 第17-18页 |
3.1.2 加拿大 | 第18-19页 |
3.1.3 美国 | 第19-20页 |
3.1.4 法国 | 第20-21页 |
3.1.5 德国 | 第21-22页 |
3.1.6 澳大利亚 | 第22页 |
3.1.7 日本 | 第22-24页 |
3.2 港台地区 | 第24页 |
3.2.1 香港特别行政区 | 第24页 |
3.2.2 台湾地区 | 第24页 |
3.3 对上述规范的评析 | 第24-26页 |
4 刑法的缺位——我国对于代孕问题的管控 | 第26-29页 |
4.1 我国法律对代孕及代孕犯罪行为的规定 | 第26页 |
4.2 我国对代孕及代孕犯罪行为的规定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9页 |
4.2.1 管控思维简单 | 第27页 |
4.2.2 处罚对象过窄 | 第27页 |
4.2.3 监管措施不当 | 第27-28页 |
4.2.4 管控规范位阶过低 | 第28页 |
4.2.5 相关刑事立法缺位 | 第28-29页 |
5 诉诸刑法——我国代孕问题的解决 | 第29-39页 |
5.1 对代孕犯罪行为进行规制时应当遵循的理念 | 第29-32页 |
5.1.1 特别限定 | 第29页 |
5.1.2 保护代孕子女利益 | 第29-30页 |
5.1.3 保护代孕母亲利益 | 第30页 |
5.1.4 必要的事后救济 | 第30-31页 |
5.1.5 阶段性检视 | 第31-32页 |
5.2 治理代孕犯罪行为的立法选择 | 第32-34页 |
5.2.1 制定专门法律 | 第32-33页 |
5.2.2 修订现有刑法 | 第33-34页 |
5.3 治理代孕犯罪行为的具体方案 | 第34-39页 |
5.3.1 针对代孕申请当事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制度 | 第34-35页 |
5.3.2 针对代孕中介机构犯罪的刑事责任制度 | 第35页 |
5.3.3 针对代孕技术实施机构的刑事责任制度 | 第35-36页 |
5.3.4 严禁发布代孕广告的刑事责任制度 | 第36-37页 |
5.3.5 针对代孕母亲犯罪的刑事责任制度 | 第37页 |
5.3.6 针对商业化代孕等类型犯罪的刑事责任制度 | 第37-38页 |
5.3.7 其他应当注意的问题 | 第38-39页 |
6 结语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附录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