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| 1.1 化学修饰电极 | 第9-14页 |
| 1.1.1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 | 第9-10页 |
| 1.1.2 共价键合法修饰电极 | 第10-11页 |
| 1.1.3 吸附法修饰电极 | 第11-12页 |
| 1.1.4 聚合物薄膜法修饰电极 | 第12-13页 |
| 1.1.5 化学修饰电极的表征方法 | 第13页 |
| 1.1.6 化学修饰电极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| 1.2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| 第14-16页 |
| 1.2.1 纳米材料概述 | 第14-15页 |
| 1.2.2 碳纳米管 | 第15-16页 |
| 1.2.3 金属纳米粒子 | 第16页 |
| 1.3 酚类的测定 | 第16-17页 |
| 1.3.1 酚类测定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1.3.2 化学修饰电极在测定酚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| 第17页 |
| 1.4 论文的整体构想和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第2章 多壁碳纳米管与聚(2-乙酰基-5-溴噻吩)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检测对苯二酚、邻苯二酚和对甲苯酚 | 第19-27页 |
| 2.1 引言 | 第19-20页 |
| 2.2 实验部分 | 第20-21页 |
| 2.2.1 试剂 | 第20页 |
| 2.2.2 仪器 | 第20页 |
| 2.2.3 电极制备 | 第20-21页 |
| 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1-26页 |
| 2.3.1 复合材料的TEM表征 | 第21-22页 |
| 2.3.2 优化pH | 第22页 |
| 2.3.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| 第22-23页 |
| 2.3.4 同时测定HQ、CC和PC | 第23-25页 |
| 2.3.5 干扰性和稳定性 | 第25-26页 |
| 2.4 结论 | 第26-27页 |
| 第3章 纳米金/过氧化的聚多巴胺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同时检测对苯二酚、邻苯二酚和对甲苯酚 | 第27-35页 |
| 3.1 引言 | 第27-28页 |
| 3.2 实验部分 | 第28-29页 |
| 3.2.1 试剂 | 第28页 |
| 3.2.2 仪器 | 第28页 |
| 3.2.3 电极制备 | 第28-29页 |
| 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3页 |
| 3.3.1 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| 第29-30页 |
| 3.3.2 优化pH | 第30页 |
| 3.3.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| 第30-31页 |
| 3.3.4 同时测定HQ、CC和PC | 第31-33页 |
| 3.3.5 干扰性和稳定性 | 第33页 |
| 3.4 结论 | 第33-35页 |
| 第4章 基于四氧化三铁@二氧化硅-金@多孔二氧化硅/碳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同时检测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| 第35-45页 |
| 4.1 引言 | 第35-36页 |
| 4.2 实验 | 第36-38页 |
| 4.2.1 试剂 | 第36页 |
| 4.2.2 实验仪器 | 第36页 |
| 4.2.3 合成多组分Fe_3O_4@SiO_2-Au@mSiO_2颗粒 | 第36-38页 |
| 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3页 |
| 4.3.1 Fe_3O_4@SiO_2-Au@mSiO_2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| 第38-39页 |
| 4.3.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| 第39-40页 |
| 4.3.3 pH值对HQ和CC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| 4.3.4 同时测定HQ和CC | 第42页 |
| 4.3.5 电极稳定性和干扰性的研究 | 第42-43页 |
| 4.4 结论 | 第43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57页 |
| 作者部分相关论文题录 | 第57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