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光电子技术、激光技术论文--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--光纤元件论文

可调谐光纤波片的研究与自聚焦透镜性能测试

致谢第5-6页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保偏光纤概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保偏光纤的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保偏光纤的偏振特性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保偏光纤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光纤波片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光纤波片的定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光纤波片的应用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光纤波片的研究情况第17-18页
    1.4 自聚焦透镜的简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折射率梯度变化的介质分类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自聚焦透镜的性能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自聚焦透镜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0-23页
第二章 保偏光纤偏振原理的研究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2.2 光在保偏光纤内偏振态的变化第23-24页
    2.3 PMF偏振模耦合原理第24-25页
    2.4 PMF偏振消光比的测量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偏光比的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Stokes参量测量消光比的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第三章 保偏光纤自聚焦透镜的测试第31-4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目的意义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保偏光纤自聚焦透镜的结构第31-32页
    3.2 测试的内容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a) 光功率的测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b) 准直性能的测试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(c) 模斑的测试第33页
    3.3 光功率计的改造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功率计的改造测试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光窗卡具的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3.4 准直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实验平台的制作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实验步骤与结果第40-41页
    3.5 模斑测试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工业相机的选择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模斑测试实验第44-4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6-49页
第四章 可调谐光纤波片的研究第49-7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4.2 可调谐波片的原理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挤压保偏光纤的理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MF横向应力模耦合仿真第50-52页
    4.3 可调谐光纤波片的总体结构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挤压单元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驱动单元第53页
    4.4 挤压单元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总体结构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挤压器第54-55页
    4.5 保偏光纤定向挤压的定轴第55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问题的提出和设计要求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定向挤压装置的结构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偏振光源的制作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定向挤压实验第61-65页
    4.6 驱动单元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可调谐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供电电源的设计第67-69页
    4.7 可调谐光纤波片的整体装配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挤压机构的应力消除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挤压机构的铝盒结构设计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驱动电路的装箱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消光比的测试第72-73页
    4.8 调节任意偏振态控制器制作第73-74页
    4.9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5.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成果第75-76页
    5.2 需要改进之处与工作展望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79页
作者简历第79-83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低反射率表面物体的光纤在线高精度位移测量技术
下一篇:石墨烯光电探测器的功能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