颈椎动态X线检查时相关参数测量意义的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縮略语/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| 前言 | 第11-13页 |
| 研究现状、成果 | 第11页 |
| 研究目的、方法 | 第11-13页 |
| 1. 对象与方法 | 第13-19页 |
| 1.1 研究对象与分组 | 第13页 |
| 1.2 图像采集方法及X线图像处理 | 第13页 |
| 1.3 颈椎动态X线图像选择 | 第13-15页 |
| 1.4 测量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1.4.1 颈椎角度位移 | 第15-16页 |
| 1.4.2 颈椎各节段活动度 | 第16-17页 |
| 1.4.3 颈椎曲度角的测量 | 第17页 |
| 1.4.4 颈4/5、颈5/6椎间隙高度比的测量 | 第17页 |
| 1.5 统计学处理 | 第17-19页 |
| 2. 结果 | 第19-24页 |
| 2.1 颈椎角度位移 | 第19-20页 |
| 2.2 颈椎活动度 | 第20-22页 |
| 2.3 颈椎曲度角 | 第22页 |
| 2.4 颈4/5、颈5/6椎间隙高度比 | 第22-24页 |
| 3. 讨论 | 第24-32页 |
| 3.1 颈椎病的分型及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| 3.2 颈椎角度位移 | 第26-28页 |
| 3.3 颈椎曲伸活动度 | 第28-29页 |
| 3.4 颈椎曲度角 | 第29页 |
| 3.5 颈4/5及颈5/6椎间隙高度比 | 第29-32页 |
| 结论 | 第32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36页 |
|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36-37页 |
| 综述 | 第37-48页 |
| 综述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