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2.1 传统信用评级指标研究 | 第13页 |
1.2.2 信用评级模型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3 关于环境、社会与信用评级关系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研究结构及方法 | 第16-20页 |
1.3.1 研究结构 | 第16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20-25页 |
2.1 信用评级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1.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0-21页 |
2.1.2 信用评级 | 第21-22页 |
2.2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2.1 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2 可持续金融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 经济外部性理论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5-37页 |
3.1 国内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应用及问题 | 第25-26页 |
3.1.1 国内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应用现状 | 第25页 |
3.1.2 我国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3.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| 第26-36页 |
3.2.1 评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26-27页 |
3.2.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框架 | 第27-28页 |
3.2.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指标筛选 | 第28-36页 |
3.3 指标体系确定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构建 | 第37-47页 |
4.1 信用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7-43页 |
4.1.1 层次分析法原理 | 第37-39页 |
4.1.2 层次分析法应用 | 第39-43页 |
4.2 信用评级指标综合评分 | 第43-46页 |
4.2.1 定量指标评价分值计算 | 第43-44页 |
4.2.2 定性指标评价分值计算 | 第44-45页 |
4.2.3 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值确定 | 第45-46页 |
4.3 企业信用评级等级划分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应用 | 第47-58页 |
5.1 受评公司概况 | 第47页 |
5.2 信用评级测算过程 | 第47-51页 |
5.2.1 定量指标评分计算 | 第47-50页 |
5.2.2 定性指标评分计算 | 第50页 |
5.2.3 信用评级结果 | 第50-51页 |
5.3 信用评级分析 | 第51-57页 |
5.3.1 企业经营管理分析 | 第51-53页 |
5.3.2 绿色可持续发展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3.3 财务质量状况分析 | 第54-5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结论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附录 | 第63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