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BQ模式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0-12页 |
·学术构思与基本思路 | 第10-11页 |
·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1-12页 |
·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| 第12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 | 第14-20页 |
·业主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| 第14-17页 |
·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| 第14-16页 |
·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承包商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| 第17-18页 |
·我国承包商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| 第20-34页 |
·国际项目的投标组织机构 | 第20-24页 |
·投标组织机构的设立 | 第20-22页 |
·投标组织的职责 | 第22-24页 |
·国际项目的投标作业流程及特点 | 第24-27页 |
·国际项目的投标过程中的工程策划 | 第27-30页 |
·投标策划的目标 | 第28页 |
·工程策划的主要内容 | 第28-29页 |
·工程策划的技巧 | 第29-30页 |
·BQ 模式投标报价策略及评标体系影响 | 第30-33页 |
·投标报价的策略 | 第30-33页 |
·评标体系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BQ 单价构成原理及组价机制 | 第34-68页 |
·国内国际BQ 模式对比分析 | 第34-38页 |
·国内工程BQ 模式概述 | 第34页 |
·国际工程BQ 模式概述 | 第34-35页 |
·国内国际BQ 模式的对比 | 第35-38页 |
·全费用综合BQ 单价组价原理 | 第38-40页 |
·全费用综合BQ 单价组价机制 | 第40-45页 |
·工程直接费 | 第40-42页 |
·工程间接费 | 第42-44页 |
·暂定金额 | 第44页 |
·利润和风险费 | 第44页 |
·单价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基于国际工程BQ 模式的组价案例分析 | 第45-55页 |
·工程简介 | 第45页 |
·招标文件概要 | 第45页 |
·进行调查工作 | 第45-46页 |
·复核工程量 | 第46页 |
·进行工程策划 | 第46页 |
·计算人工、材料、机械的单价 | 第46-49页 |
·计算分项工程直接费 | 第49页 |
·计算间接费 | 第49-51页 |
·利润和风险 | 第51页 |
·单价分析 | 第51-55页 |
·基于国际工程企业定额的作用及编制 | 第55-59页 |
·企业定额的作用 | 第55-56页 |
·企业定额的编制原则 | 第56-57页 |
·企业定额编制及管理 | 第57-59页 |
·BQ 模式下的工程造价信息动态管理方法 | 第59-68页 |
·工程造价信息动态管理的简单方法 | 第59-66页 |
·对工程造价信息动态管理的建议 | 第66-68页 |
第5章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施工及验收阶段造价管理 | 第68-84页 |
·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体系 | 第68-71页 |
·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创新 | 第71-76页 |
·价值管理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| 第71-72页 |
·挣值管理的推广 | 第72-76页 |
·竣工验收与缺陷责任期的造价管理及流程 | 第76-79页 |
·竣工结算 | 第76-78页 |
·缺陷责任期的造价管理 | 第78-79页 |
·造价管理机制的持续改进 | 第79-82页 |
·PDCA 原理简介 | 第79-80页 |
·PDCA 循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| 第80-82页 |
·国内施工企业提升造价水平的对策探讨 | 第82-8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·结论 | 第84-85页 |
·展望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9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