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0页 |
1.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研究进展 | 第9-13页 |
1.1.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类型 | 第9-10页 |
1.1.2 育性转换敏感期 | 第10页 |
1.1.3 育性转换生理生化特性 | 第10-11页 |
1.1.4 育性转换的遗传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5 展望 | 第12-13页 |
1.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进展 | 第13-19页 |
1.2.1 水稻雄性不育系抽穗特性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2 水稻雄性不育系开花特性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2.3 水稻雄性不育系柱头特性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1.2.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| 第18-19页 |
1.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异交特性的影响 | 第20-29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20页 |
2.1.2 试验设计 | 第20-21页 |
2.1.3 测定项目及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1.4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22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7页 |
2.2.1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花粉败育程度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2.2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卡颈特性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2.3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柱头外露率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2.4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柱头活力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2.2.5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 | 第27页 |
2.3 小结与讨论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| 第29-35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29页 |
3.1.2 试验设计 | 第29-30页 |
3.1.3 测定项目及方法 | 第30页 |
3.1.4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0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2.1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MDA含量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2.2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POD活性的影响 | 第31页 |
3.2.3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2.4 育性敏感期温度对幼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3 小结与讨论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全文总结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4.1 全文总结 | 第35页 |
4.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