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理学论文

乙烯和NO在菜豆叶枕外植体脱落中的作用及其关系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主要縮略词汇表第7-8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8-20页
    1.1 植物器官脱落调控概述第8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脱落概述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影响脱落的因素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脱落时离区的变化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植物激素对于脱落的影响第12-13页
    1.2 乙烯在植物体中的作用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乙烯在植物体中的生理功能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乙烯的信号转导途径第15页
    1.3 一氧化氮在植物体内的作用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途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一氧化氮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一氧化氮的信号转导机制第17-18页
    1.4 本试验的目的和意义第18-20页
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20页
    2.2 化学试剂第20页
    2.3 主要仪器第20页
    2.4 材料培养第20页
    2.5 外植体切取、处理及脱落率统计第20-21页
    2.6 乙烯测定第21页
    2.7 一氧化氮检测第21页
    2.8 数据统计和分析第21-22页
第3章 结果和分析第22-38页
    3.1 乙烯在脱落中的作用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乙烯利和ACC对脱落的效应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乙烯合成和作用抑制剂对脱落的效应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ACC、AOA、AgNO_3对外植体内源乙烯产生的效应第26-27页
    3.2 NO在脱落中的作用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SNP对脱落的效应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Na_2WO_4、L-NAME和c-PTIO对脱落的效应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Na_2WO_4、L-NAME和c-PTIO对NO产生的效应第30-31页
    3.3 乙烯和NO在脱落中的关系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Na_2WO_4、L-NAME和c-PTIO对乙烯利诱导脱落的效应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AOA、CoCl_2、AgNO_3和DDC对SNP诱导脱落的效应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Na_2WO_4、L-NAME和c-PTIO对乙烯产生的效应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AOA、CoCl_2、AgNO_3和DDC对NO产生的效应第36-38页
第4章 讨论第38-40页
    4.1 乙烯参与菜豆叶枕外植体的脱落第38页
    4.2 NO参与菜豆叶枕外植体的脱落第38-39页
    4.3 乙烯和NO在菜豆叶枕外植体的脱落过程中的关系第39-40页
第5章 结论第40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56页
致谢第56-5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秦岭地区八种无尾类蝌蚪颅骨和鳃骨的形态进化比较
下一篇:蜈蚣藻属(Grateloupia C. Agardh)三个新种--基于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