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一、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制度化历程 | 第13-17页 |
(一) 各地法院的试点 | 第13-14页 |
(二) 司法解释的出台 | 第14-17页 |
二、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的功能分析 | 第17-21页 |
(一) 有助于解决执行难问题 | 第17-18页 |
(二) 有助于完善执行威慑机制 | 第18-19页 |
(三)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| 第19-21页 |
三、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的问题分析 | 第21-26页 |
(一) 规范层面问题分析 | 第21-23页 |
1、限制乘坐交通工具的范围落后于时代发展 | 第21-22页 |
2、限制子女择校条款有待商榷 | 第22页 |
3、“跟随性”消费行为规制不力 | 第22-23页 |
(二) 实践层面问题分析 | 第23-26页 |
1、操作性不强,实际作用有限 | 第23-24页 |
2、“限高令”跨区域实施难度大 | 第24页 |
3、对妨害执行行为的处罚措施疲软 | 第24-25页 |
4、法院与有关协助单位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 | 第25-26页 |
四、完善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的对策分析 | 第26-31页 |
(一) 制度建设方面 | 第26-27页 |
1、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的立法化 | 第26页 |
2、完善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的司法解释 | 第26-27页 |
(二) 社会联动机制方面 | 第27-29页 |
1、加强执行工作中人民法院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 | 第27-29页 |
2、加强执行工作中人民法院和高消费场所的联系和协作 | 第29页 |
3、加强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高消费行为的监督 | 第29页 |
(三) 监管机制方面 | 第29-31页 |
结语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致谢 | 第34-35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