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风险投资与公司机会 | 第11-16页 |
第一节 风险投资与投资目标之特点与关系 | 第11-14页 |
一、公司融资的最后选择与风险投资的分散投资 | 第11-12页 |
二、公司的多种需求与风险投资的多种服务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公司机会之保护 | 第14-16页 |
一、公司机会问题之提出 | 第14页 |
二、公司机会保护之理由 | 第14-15页 |
三、公司机会保护艰难之端倪——概念之模糊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风险投资背景下公司机会传统标准之不足 | 第16-25页 |
第一节 风险投资背景下风险经营范围标准之评析 | 第17-19页 |
一、经营范围标准之内容 | 第17-18页 |
二、风险投资背景下经营范围标准之弊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风险投资背景下利益或期待标准之评析 | 第19-21页 |
一、利益或期待标准之内容 | 第19-20页 |
二、风险投资背景下利益或期待标准之弊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明尼苏达两步分析法之评析 | 第21-22页 |
第四节 美国法律研究院(ALI)标准之评析 | 第22-25页 |
一、ALI 标准之内容 | 第22-23页 |
二、风险投资背景下ALI 标准之弊 | 第23-24页 |
三、小结:风险投资的结构加剧了公司机会问题的复杂程度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风险投资背景下公司机会之解决新路径:“公司合同理论”的植入 | 第25-35页 |
第一节 忠实义务“合同解说”之理论与立法支持 | 第26-29页 |
一、忠实义务“合同解说”之理论借鉴 | 第26-28页 |
二、忠实义务合同解说之立法借鉴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风险投资背景下公司机会问题之解决:引入公司机会的“协商机制” | 第29-35页 |
一、风险投资下反对“选出”忠实义务观点的分析 | 第30-31页 |
二、风险投资中公司机会问题之解决:协商“选出”忠实义务 | 第31-35页 |
第四章 “合同解决”失灵后之救济与裁判 | 第35-45页 |
第一节 合同失灵后之法律效果 | 第35-36页 |
一、对外法律效果 | 第36页 |
二、对内法律效果 | 第36页 |
第二节 合同失灵后之法律救济 | 第36-39页 |
一、积极救济 | 第37-39页 |
二、消极救济 | 第39页 |
第三节 司法介入之“合同理论”与司法裁判之考量因素 | 第39-45页 |
一、司法介入之“合同理论” | 第40-41页 |
二、司法裁量之八大考量因素 | 第41-43页 |
三、小结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0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0-51页 |
后记 | 第51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