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偶氮色素的制备及抗还原能力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前言第8-22页
    1.1 纤维素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纤维素的结构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功能纤维素材料的应用第10-12页
    1.2 羧甲基纤维素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羧甲基纤维素的结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羧甲基纤维素的基本性能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羧甲基纤维素的应用第14-16页
    1.3 Schiff base及其金属配合物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Schiff base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Schiff base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分类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Schiff base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Schiff base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应用第17页
    1.4 偶氮色素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不同国家食用偶氮色素的使用标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食用偶氮色素毒性及机理研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高分子色素的研究背景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-22页
第2章 Schiff base吸附色素的研究第22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2页
    2.2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实验部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羧甲基纤维素-赖氨酸Schiff base(DCMC-Lys)的合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羧甲基纤维素-赖氨酸Schiff base吸附偶氮色素的制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反应pH对Schiff base吸附偶氮色素的影响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羧甲基纤维素-赖氨酸Schiff base吸附偶氮色素的结构表征第24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羧甲基纤维素-赖氨酸Schiff base吸附偶氮色素的吸附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反应pH对吸附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色素的抗还原能力研究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红外谱图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2.5 结论第31-32页
第3章 Schiff base接枝偶氮色素的制备和抗还原性能研究第32-4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3.2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32-33页
    3.3 羧甲基纤维素-赖氨酸Schiff base接枝偶氮色素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羧甲基纤维素-赖氨酸Schiff base(DCMC-Lys)的合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羧甲基纤维素-赖氨酸Schiff base接枝日落黄(DCMC-Lys-Ca–SY、DCMC-Lys-Zn-SY)的制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色素接枝率的计算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羧甲基纤维素-赖氨酸Schiff base接枝偶氮色素的结构表征第35-36页
    3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UV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红外谱图的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核磁谱图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ICP-AES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SEM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5页
    3.5 总结第45-46页
第4章 利用Mannich反应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偶氮色素第46-5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6页
    4.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6-47页
    4.3 实验部分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双醛纤维素溶液的合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偶氮色素的制备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色素接枝率的计算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高分子色素的结构表征第48-49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UV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红外光谱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核磁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5章 总结论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6页
附录第66-74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氧气的电化学还原中的应用
下一篇:官能团导向的铁催化芳烃碳氢键与烯基铝试剂的偶联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