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事庭前会议地方规则调研报告
内容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 研究价值 | 第10-11页 |
(三) 调研目的、对象和方法 | 第11页 |
(四) 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1-12页 |
一、庭前会议制度构成 | 第12-18页 |
(一) 庭前会议的功能 | 第12-14页 |
(二) 庭前会议的价值 | 第14-18页 |
二、庭前会议地方规则比较分析 | 第18-29页 |
(一) 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 | 第18-19页 |
(二) 庭前会议的启动方式 | 第19-20页 |
(三) 庭前会议的主持者 | 第20-21页 |
(四) 庭前会议的参与者 | 第21-23页 |
(五) 庭前会议的会议内容 | 第23-25页 |
(六) 庭前会议的会议形式 | 第25-26页 |
(七) 庭前会议的效力范围 | 第26-29页 |
三、庭前会议地方规则评述 | 第29-36页 |
(一) 庭前会议适用范围评述 | 第29-30页 |
(二) 庭前会议启动方式评述 | 第30-31页 |
(三) 庭前会议主持者评述 | 第31页 |
(四) 庭前会议参与者评述 | 第31-33页 |
(五) 庭前会议会议内容评述 | 第33-35页 |
(六) 庭前会议会议效力评述 | 第35-36页 |
四、庭前会议制度完善己见 | 第36-41页 |
(一) 完善庭前会议程序 | 第36-39页 |
(二) 完善认罪认罚制度在庭前会议中的应用 | 第39-40页 |
(三) 完善庭前会议与庭审的衔接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