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导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概述 | 第10-18页 |
第一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界定 | 第10-13页 |
一、国有独资公司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征 | 第11页 |
三、国有独资的产生背景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综述 | 第13-17页 |
一、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二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基础 | 第14-17页 |
第三节 我国关于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| 第18-29页 |
第一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独立性的缺乏 | 第19-22页 |
一、董事会的主体性的缺乏 | 第19-20页 |
二、董事会的运行机制缺乏科学性 | 第20-21页 |
三、董事会的内部结构不完善 | 第21-22页 |
四、董事责任虚置 | 第22页 |
第二节 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的制度缺陷 | 第22-26页 |
一、监事会的权力虚化 | 第23-24页 |
二、监事会的组成问题 | 第24-25页 |
三、监事会成员的责任规定不明确,考核机制不到位 | 第25-26页 |
第三节 党委会、职代会、工会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矛盾 | 第26-29页 |
一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管干部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矛盾 | 第26-27页 |
二、职代会、工会地位和作用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矛盾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措施 | 第29-43页 |
第一节 完善董事会建设,发挥其公司中治理结构的核心作用 | 第29-33页 |
一、重新定位董事会的基本模式 | 第30-31页 |
二、改革董事长的选任制度 | 第31-32页 |
三、设立专门委员会 | 第32-33页 |
四、构建董事会成员的市场化机制 | 第33页 |
第二节 关于监事会的完善 | 第33-37页 |
一、赋予监事单独监督权,保障监事会的独立性 | 第34-35页 |
二、关于职工监事制度的改进 | 第35页 |
三、监事会监督方式的完善 | 第35-36页 |
四、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转变国有独资公司党委会的职能 | 第37-39页 |
一、对公司党组织的科学定位 | 第37-38页 |
二、理顺党委会和董事会关系的几点措施 | 第38-39页 |
第四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职代会、工会的定位和完善 | 第39-43页 |
一、职代会权力的定位 | 第39-40页 |
二、加强工会对职代会的指导和组织 | 第40-41页 |
三、充分发挥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的作用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