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电离层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1.1.2 建立电离层TEC预测模型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电离层TEC预测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2 电离层TEC预测在地震探测中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| 第17-19页 |
2 电离层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9-29页 |
2.1 电离层结构介绍 | 第19-20页 |
2.2 电离层TEC | 第20-24页 |
2.2.1 电离层TEC定义 | 第20-21页 |
2.2.2 IGS电离层TEC简介 | 第21-24页 |
2.3 电离层TEC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4-27页 |
2.3.1 太阳活动对TEC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3.2 地磁活动对TEC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3 日变化与季节变化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3 电离层TEC数据预处理 | 第29-41页 |
3.1 分解方法基本原理 | 第29-32页 |
3.1.1 EMD基本原理 | 第29-31页 |
3.1.2 EEMD基本原理 | 第31页 |
3.1.3 CEEMD基本原理 | 第31-32页 |
3.2 改进MEEMD基本原理 | 第32-35页 |
3.2.1 支持向量机 | 第32-33页 |
3.2.2 排列熵算法 | 第33-34页 |
3.2.3 改进MEEMD | 第34-35页 |
3.3 仿真信号分解对比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4 电离层TEC数据分解对比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8-41页 |
4 改进MEEMD-ARMA残差修正电离层TEC预测模型 | 第41-63页 |
4.1 ARMA模型概述 | 第41-42页 |
4.2 改进MEEMD-ARMA残差修正预测模型原理 | 第42-47页 |
4.2.1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| 第43-44页 |
4.2.2 ARMA模型定阶 | 第44-45页 |
4.2.3 模型参数估计 | 第45-46页 |
4.2.4 模型统计检验 | 第46页 |
4.2.5 ARMA残差修正方法 | 第46页 |
4.2.6 改进MEEMD-ARMA残差修正预测步骤 | 第46-47页 |
4.3 改进MEEMD-ARMA残差修正电离层TEC预测分析 | 第47-62页 |
4.3.1 精度评定 | 第48页 |
4.3.2 预测结果分析 | 第48-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5 改进MEEMD-ARMA残差修正模型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 | 第63-73页 |
5.1 传统地震电离层TEC异常探测方法 | 第63-65页 |
5.1.1 平均数法和中位数法 | 第63-64页 |
5.1.2 四分位距法 | 第64页 |
5.1.3 滑动时窗法 | 第64-65页 |
5.2 各方法对电离层TEC参考背景值计算对比 | 第65-67页 |
5.3 改进方法对雅安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分析 | 第67-72页 |
5.3.1 背景值计算及探测界限的确定 | 第67-68页 |
5.3.2 芦山地震电离层TEC异常探测分析 | 第68-7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6 结论和展望 | 第73-77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3-74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5页 |
附录A | 第85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