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则吟社及其韵文创作研究
论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第一章 丽则吟社的结社、成员与主要活动 | 第14-35页 |
第一节 丽则吟社的结社 | 第14-18页 |
一、结社的社会历史背景 | 第14-16页 |
二、结社的直接动因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丽则吟社的成员 | 第18-25页 |
一、社员总体情况 | 第18页 |
二、重要社员 | 第18-25页 |
第三节 丽则吟社的课艺 | 第25-33页 |
一、标明课次的课艺 | 第25-28页 |
二、丽则吟社的加课 | 第28-29页 |
三、丽则吟社的特别课 | 第29-30页 |
四、丽则吟社的代别社课艺 | 第30-33页 |
第四节 丽则吟社的消散 | 第33-35页 |
第二章 丽则吟社的诗歌创作 | 第35-55页 |
第一节 诗歌内容分类 | 第35-47页 |
一、写人 | 第36-40页 |
二、咏物 | 第40-41页 |
三、羁旅 | 第41-42页 |
四、酬酢 | 第42-44页 |
五、抒怀 | 第44-47页 |
第二节 诗歌创作倾向与艺术特色 | 第47-55页 |
一、艺术形式丰富 | 第47-51页 |
二、情感特征多样 | 第51-55页 |
第三章 丽则吟社的词创作 | 第55-78页 |
第一节 丽则吟社词作的整体情况 | 第55-61页 |
一、画旁题词,文人意趣 | 第55-58页 |
二、词牌本意,寄予新声 | 第58-59页 |
三、声情婉转,词情艳丽 | 第59-61页 |
第二节 鸳蝴派词人 | 第61-78页 |
一、陈栩以及《海棠香梦词》的增删 | 第61-73页 |
二、奚囊及叶玉森 | 第73-78页 |
第四章 丽则吟社的其他创作 | 第78-91页 |
第一节 联语类 | 第78-85页 |
一、吟社的诗钟创作 | 第78-81页 |
二、丽则吟社的联句创作 | 第81-85页 |
第二节 谜语类 | 第85-91页 |
一、文虎 | 第85-86页 |
二、诗谜与谜言 | 第86-91页 |
结语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7页 |
附录 | 第97-99页 |
后记 | 第99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