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半野生小麦粒型及根系QTL的定位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简写说明 | 第7-9页 |
1. 文献综述 | 第9-15页 |
1.1 西藏半野生小麦研究状况 | 第9页 |
1.2 粒型性状研究 | 第9-11页 |
1.3 根系性状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4 SSR分子标记 | 第13页 |
1.5 DArT分子标记 | 第13-14页 |
1.6 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 | 第14页 |
1.7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2.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15-20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5-16页 |
2.1.1 作图群体 | 第15页 |
2.1.2 仪器与试剂 | 第15-16页 |
2.1.3 相关软件 | 第16页 |
2.1.4 SSR引物及DArT标记 | 第16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6-20页 |
2.2.1 性状测定 | 第16-17页 |
2.2.2 基因组DNA提取 | 第17-18页 |
2.2.3 PCR扩增 | 第18页 |
2.2.4 扩增产物检测 | 第18-19页 |
2.2.6 带型记录 | 第19页 |
2.2.7 连锁图谱构建 | 第19-20页 |
2.2.8 QTL位点检测 | 第2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0-38页 |
3.1 粒型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9页 |
3.1.1 粒型表型数据 | 第20-22页 |
3.1.2 籽粒性状间的相关性 | 第22-23页 |
3.1.3 粒型遗传图谱构建及QTL检测 | 第23-28页 |
3.1.4 粒型QTL富集区 | 第28-29页 |
3.2 根系性状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8页 |
3.2.1 根系性状的表型数据 | 第29-32页 |
3.2.2 根系性状间的相关性 | 第32-33页 |
3.2.3 根系性状遗传图谱构建及QTL检测结果 | 第33-37页 |
3.2.4 根系性状QTL富集区 | 第37-38页 |
4. 结论 | 第38-43页 |
4.1 粒型性状 | 第39-40页 |
4.2 幼苗根系性状 | 第40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