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险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实证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保险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概述 | 第12-20页 |
第一节 “免责条款”理论梳理 | 第12-17页 |
一、格式条款的概念分析 | 第12页 |
二、免责条款与格式条款之异同 | 第12-13页 |
三、保险免责条款的概念 | 第13-15页 |
四、保险免责条款的分类 | 第15-17页 |
(一) 除外责任和其他免责形式 | 第15-16页 |
(二) 格式化和非格式化免责条款 | 第16页 |
(三) 法定免责条款和约定免责条款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“说明义务”主体与范围之界定 | 第17-20页 |
一、说明义务履行主体 | 第17-18页 |
二、说明义务之范围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保险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履行现状 | 第20-29页 |
第一节 立法变革对说明义务制度实践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说明义务制度之实施 | 第22-26页 |
一、义务履行时间 | 第22-23页 |
二、义务履行标准 | 第23-24页 |
三、未履行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 | 第24-26页 |
第三节 说明义务履行方式的实证分析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保险免责条款说明义务之司法立场的关联因素 | 第29-36页 |
第一节 司法判决的一般立场 | 第29-33页 |
一、时间维度的司法立场观察 | 第29-30页 |
二、审级维度的司法立场观察 | 第30-31页 |
三、地域维度的司法立场观察 | 第31-32页 |
四、从免责条款的性质看司法立场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司法立场的考量因素 | 第33-36页 |
一、法律法规之具体规定 | 第33-34页 |
二、说明措施的完善程度 | 第34页 |
三、免责条款的类型 | 第34-35页 |
四、投保人对保险业的了解程度 | 第35页 |
五、专业术语之理解难度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完善我国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的制度建议 | 第36-43页 |
第一节 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相关制度的借鉴 | 第36-38页 |
一、大陆法系的制度设计(以德日为主) | 第36-37页 |
二、英美法系的制度设计(以英美为主)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免责条款说明义务制度之改进 | 第38-41页 |
一、说明时间——增加节点 | 第38-39页 |
二、说明主体——保险经纪人 | 第39页 |
三、说明范围——适当扩张 | 第39-40页 |
四、司法立场——形式标准 | 第40页 |
五、履行方式——形式完整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冷静观察期制度分析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附录 | 第46-58页 |
致谢语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