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调度、管理、通信论文

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3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的研究现状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微网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主动配电网和微网优化调度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配电网和多微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1.3 配电网和多微网协调优化调度存在的问题第19-20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0-23页
第2章 基于场景法的主动配电网两阶段随机优化调度模型第23-34页
    2.1 分布式电源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光伏发电模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风力发电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微型燃气轮机模型第24页
    2.2 光伏和风机出力的不确定性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光照强度和风速的概率模型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场景产生:拉丁超立方采样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场景削减:同步回代削减法第25-26页
    2.3 主动配电网两阶段随机优化调度模型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配电网潮流线性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模型求解第29-30页
    2.4 算理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系统参数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结果与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3章 配电网和微网双层协调优化调度模型第34-45页
    3.1 配电网和微网分层协调框架图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配微分层协调框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配微信息传输控制第35页
    3.2 配微双层协调优化调度模型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双层规划理论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上层:配电网模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下层:微网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3.3 基于库恩塔克条件的双层优化问题求解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库恩塔克条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求解步骤第40-41页
    3.4 算理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系统参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结果与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4章 基于目标分流法的配微双层协调优化调度模型求解第45-56页
    4.1 可中断负荷模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工业负荷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商业负荷模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居民负荷模型第46-47页
    4.2 考虑可中断负荷的配微双层优化调度模型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上层:配电网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下层:微网模型第48-49页
    4.3 基于目标分流法的双层优化问题求解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本原理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双层问题解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求解步骤第50-51页
    4.4 算理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系统参数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结果与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6-5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6-5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7-58页
附录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6页
致谢第66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8-69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配电网窃电技术与反窃电措施的研究
下一篇:二次再热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热经济性研究与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