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

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1页
    1.4 结构安排与创新点第11-13页
第2章 旅游合同违约之精神损害概述第13-20页
    2.1 旅游合同的概念和特征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旅游合同的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旅游合同的特征第14-15页
    2.2 精神损害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精神损害的概念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精神损害的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精神损害与传统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关系第18-20页
第3章 国外关于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及借鉴第20-28页
    3.1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德国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法国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日本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台湾地区第23页
    3.2 英美法系国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英国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美国第24-25页
    3.3 启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认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限制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违约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第26-28页
第4章 我国确立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合理性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4.1 确立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旅游合同的精神属性符合精神损害赔偿的要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有利于体现正义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4.2 制定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可行性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旅游合同本身的性质和精神目的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旅游合同的法律特征为精神损害赔偿提供可行性基础第32-33页
第5章 我国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现状及制度构想第33-43页
    5.1 我国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状况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第35-37页
    5.2 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构想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立法模式的选择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确立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设立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第41-43页
结论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抽逃出资的认定与民事责任
下一篇:台湾动物保护立法及对大陆地区的借鉴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