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压力加工论文--轧制论文--有色金属轧制论文

铝板带多道次热轧轧制规程优化与软件开发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7-10页
1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轧制规程优化设计概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铝板带热轧过程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轧制规程优化设计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轧制规程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1.3 板形基本概念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板形的表示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板形缺陷种类及其影响因素第15-16页
    1.4 遗传算法在轧制规程中的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遗传算法简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遗传算法在轧制规程中的应用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5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课题来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本文结构安排第18-20页
2 轧制规程优化流程及相关数学模型第20-30页
    2.1 轧制规程优化流程第20-21页
    2.2 轧制力模型第21-25页
    2.3 多道次轧制温度模型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板凸度模型第27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3 平直度模型及有限元仿真第30-42页
    3.1 平直度模型的建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残余应力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平直度模型第31-32页
    3.2 有限元仿真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建立仿真模型的假设条件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仿真模型的主要参数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建立仿真模型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定义工况和提交作业第38-39页
    3.3 仿真结果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多道次热轧对板带平直度的影响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平直度模型的验证第40-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4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铝板带热轧轧制规程优化第42-60页
    4.1 轧制规程优化方法的选择第42页
    4.2 标准遗传算法的具体实现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SGA的构成要素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SGA的实现流程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SGA存在的问题第44页
    4.3 标准遗传算法的改进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选择操作的改进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交叉和变异操作的改进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对约束条件的处理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改进遗传算法的性能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4.4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轧制规程优化实例第49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优化变量的确定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目标函数的确定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约束条件的确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优化效果与生产数据对比第52-59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5 轧制规程离线优化软件开发第60-69页
    5.1 软件开发平台及编程工具简介第60-61页
    5.2 软件开发流程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软件的功能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软件的数据流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软件系统流程第63页
    5.3 软件代码实现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软件代码结构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交互界面设计第64-6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6 总结与展望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5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热处理对AZ80镁合金水上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不同中间层钨与钢的钎焊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