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 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工作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的组织架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双三次插值算法在可重构处理器上的映射与实现 | 第14-27页 |
2.1 可重构阵列 | 第14-18页 |
2.1.1 数据存储 | 第15-16页 |
2.1.2 可重构处理阵列 | 第16-18页 |
2.2 双三次插值算法的算法映射 | 第18-27页 |
2.2.1 最近邻插值算法 | 第18页 |
2.2.2 双线性插值算法 | 第18-19页 |
2.2.3 双三次插值算法 | 第19-21页 |
2.2.4 双三次插值算法映射结果及分析 | 第21-27页 |
第三章 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方法 | 第27-48页 |
3.1 基于误差敏感度的图像质量评价 | 第27-29页 |
3.1.1 基于误差敏感度方法的基本框架 | 第27-28页 |
3.1.2 基于误差敏感度方法的局限性 | 第28-29页 |
3.2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质量评价方法 | 第29-34页 |
3.2.1 SSIM | 第30-32页 |
3.2.2 MS-SSIM | 第32-33页 |
3.2.3 IW-SSIM | 第33-34页 |
3.3 改进的基于结构相似度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| 第34-40页 |
3.3.1 改进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整体架构 | 第34-35页 |
3.3.2 视觉显著性 | 第35-37页 |
3.3.3 梯度相似度 | 第37-39页 |
3.3.4 改进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| 第39-40页 |
3.4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评测 | 第40-42页 |
3.4.1 六个IQA数据库 | 第41页 |
3.4.2 评测指标 | 第41-42页 |
3.5 评测结果 | 第42-48页 |
3.5.1 整体性能比较 | 第42-45页 |
3.5.2 在不同失真类型图像上的性能比较 | 第45-48页 |
第四章 图像缩放及显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8-66页 |
4.1 基于通用可重构处理器的视觉信息处理系统 | 第48页 |
4.2 视觉信息后处理子系统 | 第48-66页 |
4.2.1 双三次插值缩放模块 | 第49-57页 |
4.2.2 输出时序控制模块 | 第57-66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66-67页 |
5.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