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目录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引论 | 第8-18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缘由 | 第8-11页 |
一、 媒介融合的出现将开启新的传播格局 | 第8-9页 |
二、 电视民生新闻具有民意表达的重要功能 | 第9-10页 |
三、 媒介融合将对电视民生新闻发生关键作用 | 第10页 |
四、 缺乏从媒介融合背景探讨电视民生新闻趋势方面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一、 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二、 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一、 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二、 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三、 电视民生新闻研究角度 | 第14-15页 |
四、 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| 第16-18页 |
一、 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二、 本文的基本框架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与发展 | 第18-30页 |
第一节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背景 | 第19-30页 |
一、 社会环境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 | 第19-23页 |
二、 人文意识的发展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三、 媒介市场竞争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 | 第25-30页 |
第三章 云南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分析——以《都市条形码》为例 | 第30-49页 |
第一节 《都市条形码》栏目的发展概况 | 第30-34页 |
一、 《都市条形码》基本情况介绍 | 第30页 |
二、 对《都市条形码》播出节目的内容分析 | 第30-32页 |
三、 网络媒体对《都市条形码》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《都市条形码》与媒介融合 | 第34-49页 |
一、 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| 第35-36页 |
二、 《都市条形码》新浪官方微博 | 第36-43页 |
三、 《都市条形码》官方微信 | 第43-46页 |
四、 云南手机台 | 第46-47页 |
五、 七彩公交频道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| 第49-74页 |
第一节 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民生新闻与内容表达 | 第49-55页 |
一、 电视民生新闻内容面临的问题 | 第49-50页 |
二、 电视民生新闻内容的转型趋势 | 第50-53页 |
三、 电视民生新闻在网络融合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 | 第53-55页 |
第二节 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民生新闻与媒介市场竞争 | 第55-63页 |
一、 电视媒体在媒介竞争中的变化 | 第56-60页 |
二、 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介竞争中的传播趋势 | 第60-63页 |
第三节 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民生新闻与社会功能 | 第63-74页 |
一、 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与社会功能 | 第63-69页 |
二、 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与“社会负功能观” | 第69-74页 |
第五章 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策略 | 第74-84页 |
第一节 全面打造多媒体矩阵 | 第74-78页 |
一、 发展新媒体需转变传统媒体发展的经营理念 | 第74-75页 |
二、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要立足本地 | 第75-76页 |
三、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要加强各媒介间的互动合作 | 第76-77页 |
四、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要发挥优势找准特色 | 第77-78页 |
第二节 积极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 | 第78-79页 |
一、 移动互联网媒体发展概况 | 第78-79页 |
二、 手机移动互联网媒体的传播优势 | 第79页 |
第三节 强化服务意识 | 第79-81页 |
一、 注重线上线下的互动和服务 | 第80页 |
二、 优化用户体验 | 第80-81页 |
第四节 完善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伦理与法规 | 第81-84页 |
一、 遵循传统大众媒介的新闻评判标准 | 第81-82页 |
二、 重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| 第82页 |
三、 积极打造绿色的媒介生态环境 | 第82-84页 |
结语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