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

我国被遗忘权民事法律制度构建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引言第11-12页
一、被遗忘权的内涵、构成要素及适用规则第12-22页
    (一)被遗忘权的内涵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被遗忘权的定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被遗忘权的属性界定第14-15页
    (二)被遗忘权的构成要素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被遗忘权的主体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被遗忘权的客体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被遗忘权的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(三)被遗忘权的适用规则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一般规则与例外规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未成年人适用规则第20-22页
二、我国构建被遗忘权民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2-32页
    (一)我国构建被遗忘权民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提高个人社会评价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维护国家网络主权第25页
    (二)我国构建被遗忘权民事法律制度的可行性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内相关立法为被遗忘权留存了空间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学界已有较为充分的理论研究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被遗忘权在实践中能被行使第29-32页
三、我国构建被遗忘权民事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第32-40页
    (一)选择适当的立法模式第32-33页
    (二)民法分则增设被遗忘权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被遗忘权的主体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被遗忘权的客体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被遗忘权的适用范围与例外规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被遗忘权的行使方式及存储日期立法第36页
    (三)侵权责任法规定被遗忘权的民事救济措施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被遗忘权侵权的归责原则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被遗忘权侵权的一般构成要件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被遗忘权的侵权责任第38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4页
致谢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抵押权预告登记效力研究
下一篇:皖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性权益保护问题实证研究--以埔桥区、阜南县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