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、意义和目的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和研究框架 | 第14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6-18页 |
2 以胶州湾为契机的城市发展历程与现状问题 | 第18-28页 |
·胶州湾变迁与青岛城市建设历程 | 第18-21页 |
·古代胶州湾—城市发展的原点 | 第18-19页 |
·近现代胶州湾与城市发展历程 | 第19-21页 |
·胶州湾与城市发展动因 | 第21-22页 |
·环湾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2-26页 |
·老城区功能衰退 | 第22-23页 |
·城市风貌特色不足 | 第23-24页 |
·城市交通结构失衡 | 第24页 |
·城市生态环境危机 | 第24-26页 |
·小结 | 第26-28页 |
3 当代胶州湾的自然特性及岸线特色 | 第28-38页 |
·当代胶州湾的自然特性 | 第28-33页 |
·地质 | 第28页 |
·地貌 | 第28-29页 |
·工程地质 | 第29页 |
·气候和陆地水文 | 第29-31页 |
·海洋水文 | 第31-33页 |
·当代胶州湾的岸线特色 | 第33-36页 |
·优良的港口自然岸线 | 第33-34页 |
·丰富的旅游景观岸线 | 第34页 |
·难得的奥运会发展契机 | 第34-35页 |
·悠久的历史文化岸线 | 第35页 |
·丰富的海洋湿地资源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4 青岛城市空间发展中岸线利用的战略思考 | 第38-66页 |
·基于有机整体理念的胶州湾岸线利用原则 | 第38-41页 |
·全局视角下确定适宜的功能结构 | 第38页 |
·从盲目开发走向整体开发 | 第38-39页 |
·尊重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| 第39页 |
·追求最大综合效益原则 | 第39-41页 |
·岸线利用与青岛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| 第41-53页 |
·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产业发展 | 第41-42页 |
·胶州湾岸线利用的三大产业板块 | 第42-50页 |
·岸线利用与城市产业布局优化 | 第50-52页 |
·胶州湾岸线的产业布局与功能定位 | 第52-53页 |
·岸线利用与青岛城市空间拓展 | 第53-58页 |
·培育从双核心到以青岛为龙头的胶济城市连绵带 | 第53-54页 |
·壮大中心城区,建设以胶州湾为"水心"的"大青岛" | 第54-55页 |
·构建"高效、便捷、舒适、安全、环保"的交通体系 | 第55-58页 |
·岸线利用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| 第58-61页 |
·保护原则策略 | 第58-59页 |
·严格的污染防治策略 | 第59页 |
·保护好滩涂和湿地,规划城市生态间隔带 | 第59-60页 |
·保护好岸线周边的河流水系,维护生态廊道 | 第60-61页 |
·岸线利用与城市风貌特色 | 第61-65页 |
·环湾城市特色的再创造 | 第61-63页 |
·环湾城市组团景观设计 | 第63-64页 |
·环湾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 | 第64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5 青岛城市空间发展中岸线利用的具体实施 | 第66-76页 |
·岸线利用的开发时序 | 第66-73页 |
·岸线利用的实施原则 | 第66-67页 |
·抓紧编制深化细化各项规划 | 第67-68页 |
·扎实启动老企业搬迁改造 | 第68-69页 |
·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| 第69-70页 |
·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| 第70页 |
·特色岸线与重点组团的优先启动 | 第70-73页 |
·建立科学的开发建设机制 | 第73-75页 |
·创新开发建设机制 | 第73-74页 |
·建立多方融资模式 | 第74-75页 |
·小结 | 第75-76页 |
6 结论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