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缩略词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2-27页 |
1.1 GABA_A受体 | 第13-18页 |
1.1.1 GABA_A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| 第13-15页 |
1.1.2 GABA_A受体与疼痛 | 第15-16页 |
1.1.3 GABA_A受体的转运 | 第16-18页 |
1.2 AMPA受体 | 第18-22页 |
1.2.1 AMPA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| 第18-19页 |
1.2.2 AMPA受体的转运 | 第19-21页 |
1.2.3 AMPA受体与LTP | 第21-22页 |
1.3 NMDA受体 | 第22-27页 |
1.3.1 NMDA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| 第22-24页 |
1.3.2 NMDA受体的转运 | 第24-26页 |
1.3.3 NMDA受体与LTP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27-38页 |
2.1 实验准备 | 第27-32页 |
2.1.1 实验动物来源及数量 | 第27页 |
2.1.2 实验试剂与抗体 | 第27-28页 |
2.1.3 溶液配制与使用 | 第28-30页 |
2.1.4 实验器材与仪器 | 第30-32页 |
2.2 实验方法及过程 | 第32-38页 |
2.2.1 福尔马林疼痛模型的建立 | 第32页 |
2.2.2 鞘内注射 | 第32页 |
2.2.3 行为学测试 | 第32-33页 |
2.2.4 场电位记录 | 第33-34页 |
2.2.5 亚细胞结构的分离 | 第34-35页 |
2.2.6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| 第35-36页 |
2.2.7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实验结果 | 第38-56页 |
3.1 THIP对脊髓背角痛觉突触传递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3.2 THIP对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产生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3 THIP对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早期维持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4 THIP对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晚期维持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3.5 THIP对福尔马林诱发电位LTP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6 鞘内注射THIP对动物运动机能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7 THIP对福尔马林诱发的自发性疼痛反应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3.7.1 THIP对小鼠的自发性疼痛反应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3.7.2 THIP对大鼠的自发性疼痛反应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3.8 THIP对福尔马林诱发的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3.9 THIP对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中AMPA受体表达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3.9.1 THIP对AMPA受体突触表达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3.9.2 THIP对AMPA受体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3.10 THIP对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中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3.10.1 THIP对NMDA受体突触表达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3.10.2 THIP对NMDA受体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56-59页 |
4.1 δ-GABA_A受体对痛觉的调控作用 | 第56-57页 |
4.2 δ-GABA_A受体对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4.3 δ-GABA_A受体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5.1 结论 | 第59页 |
5.2 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0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0-71页 |
一、发表论文 | 第70页 |
二、参与课题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