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6-10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| 前言 | 第14-15页 |
| 第一部分 正常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和验证 | 第15-40页 |
| 材料和方法 | 第15-33页 |
| 一、实验材料 | 第15-16页 |
| 二、实验步骤 | 第16-33页 |
| 结果 | 第33-37页 |
| 一、后伸时Mises应力 | 第33-34页 |
| 二、前屈时Mises应力 | 第34页 |
| 三、左侧屈时Mises应力 | 第34-35页 |
| 四、右侧屈时Mises应力 | 第35-36页 |
| 五、左扭转时Mises应力 | 第36页 |
| 六、右扭转时Mises应力 | 第36-37页 |
| 讨论 | 第37-38页 |
| 一、颈椎有限元研究现状 | 第37页 |
| 二、寰枢椎复合体有限元模型建模特点及不足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| 第二部分 四种不同类型寰枢椎复合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| 第40-74页 |
|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6页 |
| 一、实验材料 | 第40-41页 |
| 二、实验步骤 | 第41-46页 |
| 结果 | 第46-71页 |
| 讨论 | 第71-7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3-74页 |
| 第三部分 Jefferson骨折+Ⅱ型齿状突骨折模型加载不同内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| 第74-120页 |
| 材料与方法 | 第75-77页 |
| 一、实验对象 | 第75页 |
| 二、实验方法 | 第75-77页 |
| 结果 | 第77-116页 |
| 一、不同工况下四种内固定稳定性评价 | 第77-116页 |
| 讨论 | 第116-118页 |
| ㈠寰枢椎复合骨折外科治疗方法 | 第116-117页 |
| ㈡寰枢椎固定螺钉应力集中分析 | 第117页 |
| ㈢寰枢椎内固定技术对下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| 第117-11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8-120页 |
| 第四部分 四种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临床评价 | 第120-125页 |
| 材料和方法 | 第120-121页 |
| 结果 | 第121页 |
| 讨论 | 第121-12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3-125页 |
| 全文总结 | 第125-127页 |
| 综述 | 第127-1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33-137页 |
| 附录 | 第137-138页 |
| 致谢 | 第138-139页 |
| 附图 | 第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