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绪论 | 第7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房地产业“营改增”的理论依据 | 第9-11页 |
1.2.1 税收中性理论 | 第9-10页 |
1.2.2 税收公平理论 | 第10页 |
1.2.3 税收负担理论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2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2-13页 |
2 B公司经营背景简介及外部环境分析 | 第13-28页 |
2.1 B公司经营背景简介 | 第13-15页 |
2.1.1 B公司基本情况 | 第13页 |
2.1.2 B公司内部经营策略介绍 | 第13-15页 |
2.1.3 B公司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| 第15页 |
2.2 “营改增”后房地产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| 第15-19页 |
2.2.1 房地产业营业税发展历程 | 第15-16页 |
2.2.2 房地产业营业税与增值税对比说明 | 第16-18页 |
2.2.3 房地产业“营改增”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3 房地产业“营改增”后经营环境分析 | 第19-28页 |
2.3.1 “营改增”对房地产业整体税负影响 | 第19-21页 |
2.3.2 “营改增”后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3.3 房地产上市公司“营改增”后应纳税额测算 | 第23-28页 |
3 “营改增”对B公司经营策略的影响途径 | 第28-37页 |
3.1 “营改增”后B公司应纳税额变化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 “营改增”对B公司经营指标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2.1 营业收入的变动 | 第29-30页 |
3.2.2 营业成本的变动 | 第30页 |
3.2.3 实际税负的变动 | 第30-31页 |
3.3 “营改增”对B公司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影响 | 第31-36页 |
3.3.1 “营改增”后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程度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3.2 “营改增”后供应商选择对进项税额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3.4 “营改增”后B公司产品销售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4 “营改增”后B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及措施保证 | 第37-43页 |
4.1 优化公司治理策略 | 第37-39页 |
4.1.1 优化公司经营结构 | 第37-38页 |
4.1.2 调整成本核算方案 | 第38页 |
4.1.3 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| 第38-39页 |
4.1.4 优化产品设计 | 第39页 |
4.2 合理规划公司增值税进项税额取得 | 第39-41页 |
4.2.1 科学选择供应商 | 第39-40页 |
4.2.2 均衡实际税收负担 | 第40-41页 |
4.3 加强公司项目运营能力 | 第41-42页 |
4.3.1 严格挑选合作企业 | 第41页 |
4.3.2 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| 第41-42页 |
4.4 加强公司项目监管能力 | 第42-43页 |
4.4.1 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 | 第42页 |
4.4.2 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机制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