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M技术在长春综合管廊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3页 |
1.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 技术路线 | 第15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| 第16-30页 |
2.1 BIM技术简介 | 第16-19页 |
2.1.1 BIM技术概念 | 第16页 |
2.1.2 BIM技术特点 | 第16-17页 |
2.1.3 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1.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18-19页 |
2.2 综合管廊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9-21页 |
2.2.1 综合管廊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2.2.2 综合管廊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2.3 BIM技术在综合管廊中的协同设计分析 | 第21-26页 |
2.3.1 必要性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3.2 协同设计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.3 协同设计思路 | 第25页 |
2.3.4 协同设计方式 | 第25-26页 |
2.4 BIM技术在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4.1 进度控制 | 第26-27页 |
2.4.2 质量控制 | 第27页 |
2.4.3 成本控制 | 第27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长春市综合管廊项目实例分析 | 第30-40页 |
3.1 工程概况 | 第30-32页 |
3.1.1 工程地质情况 | 第31-32页 |
3.1.2 水文情况 | 第32页 |
3.2 设计相关说明 | 第32-34页 |
3.3 综合管廊设计内容 | 第34-36页 |
3.4 管廊附属设施设计 | 第36-39页 |
3.4.1 消防系统设计 | 第36-37页 |
3.4.2 供电系统 | 第37-38页 |
3.4.3 照明系统 | 第38页 |
3.4.4 监控与报警系统 | 第38-39页 |
3.4.5 通信系统 | 第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BIM技术在该项目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| 第40-51页 |
4.1 建立模型 | 第40-46页 |
4.1.1 软件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4.1.2 建立管廊廊体模型 | 第41页 |
4.1.3 建立入廊管线模型 | 第41-42页 |
4.1.4 设计建模流程 | 第42-46页 |
4.2 协同设计 | 第46-47页 |
4.2.1 协同设计的选择 | 第46-47页 |
4.3 技术控制 | 第47-50页 |
4.3.1 碰撞检查 | 第47-48页 |
4.3.2 管线洞口预留 | 第48-49页 |
4.3.3 净空检查 | 第49-50页 |
4.3.4 施工图出图 | 第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BIM技术在该项目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| 第51-63页 |
5.1 工程施工准备 | 第51-52页 |
5.1.1 场地布置 | 第51-52页 |
5.1.2 施工资源配置 | 第52页 |
5.2 工程施工目标控制 | 第52-56页 |
5.2.1 进度控制 | 第52-53页 |
5.2.2 质量控制 | 第53-54页 |
5.2.3 成本控制 | 第54-56页 |
5.3 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| 第56-62页 |
5.3.1 入廊方案模拟 | 第56页 |
5.3.2 复杂节点工序模拟 | 第56-59页 |
5.3.3 基坑支护 | 第59-61页 |
5.3.4 钢筋混凝土施工 | 第61-6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