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

摘要第4页
引言第6-8页
第一章 交通肇事罪定罪情节分析第8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现有刑法对交通肇事罪定罪情节的相关规定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交通肇事罪“人身损害+责任认定”要素规定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交通肇事罪“财产损失+责任认定”要素规定第9页
    第二节 交通肇事罪现有定罪情节的合理性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交通肇事罪“人身损害+责任认定”要素规定之合理性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交通肇事罪“财产损失+责任认定”要素规定之合理性第12页
    第三节 交通肇事罪现有定罪情节的缺陷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交通肇事罪“人身损害+责任认定”要素规定之缺陷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交通肇事罪“财产损失+责任认定”要素规定之缺陷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人身损害+责任认定”要素与“财产损失+责任认定”要素合并规定之缺陷第16-17页
    第四节 交通肇事罪现有定罪情节的完善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降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标准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修改《解释》财产相关规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完善《解释》第四条规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提高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第19-21页
第二章 交通肇事罪中的共同犯罪问题第21-28页
    第一节 共同过失犯罪概述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关于共同过失犯罪成立与否的学说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范围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过失共同正犯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司法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评析第24-26页
    第三节 司法解释第七条规定的评析第26-28页
第三章 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情节第28-42页
    第一节 逃逸行为性质界定第28-31页
    第二节 作为量刑情节的逃逸行为及其合理性第31-33页
    第三节 交通肇事罪中的“因逃逸致人死亡”第33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因逃逸致人死亡”需要具备构成交通肇事罪这个前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因逃逸致人死亡”的主观方面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因逃逸致人死亡”与相关罪名第36-42页
结论第42-43页
参考文献(以文中出现顺序排列)第43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诉讼时效客体研究
下一篇: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