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贵重金属论文--金论文

河北京武华尖金矿牛心山矿区地质构造特征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前言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区交通位置与自然地理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冀东基础地质调查与金矿床理论研究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1.3 京武华尖金矿勘探、研究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1.4 选题依据第13-14页
    1.5 完成的工作第14-16页
2 区域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第16-23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层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太古宙结晶基底岩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中、晚元古代沉积盖层第17-18页
    2.2 区域构造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底构造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盖层构造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断裂构造第20-21页
    2.3 区域岩浆岩第21-23页
3 牛心山矿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第23-44页
    3.1 矿区地层第25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层岩石组合特点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变质岩特征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变质岩的原岩恢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变质岩与金成矿的关系第32-33页
    3.2 矿区构造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底构造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盖层构造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牛心山横跨叠加背斜的形成及其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3.3 矿区岩浆岩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牛心山花岗岩矿物成分、结构、构造、化学成分特征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牛心山岩体年龄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花岗岩与金成矿的关系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岩墙(脉)地质特征第42-44页
4 矿床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第44-62页
    4.1 东北段矿体特征第4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含金石英脉空间排列特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典型脉体产状、矿化特点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围岩蚀变特征第53-55页
    4.2 西南段矿体特征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蚀变花岗岩、黄铁绢英岩的矿物成分、结构、构造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花岗岩中含金石英脉基本特征及成因第59-61页
    4.3 金的赋存形式第61-62页
5 总结第62-64页
    5.1 矿质来源第62页
    5.2 金随热液迁移、沉淀的大体机制第62-63页
    5.3 控矿构造第63页
    5.4 矿体内金赋存规律第63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9页
附录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IDL的岩性识别
下一篇: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