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进化算法的10kV配电网络重构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1.1 配电网络 | 第7-8页 |
1.2 配电网络重构 | 第8页 |
1.3 配电网络重构的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3.1 启发式算法 | 第9-10页 |
1.3.2 人工智能算法 | 第10-11页 |
1.3.3 配电网络重构算法总结 | 第11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配电网络基本理论 | 第13-25页 |
2.1 图论基础 | 第13-14页 |
2.2 拓扑分析 | 第14-17页 |
2.2.1 度 | 第14-15页 |
2.2.2 搜索 | 第15-17页 |
2.3 配电网络重构问题的数学模型 | 第17-19页 |
2.3.1 以线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 | 第17页 |
2.3.2 以负荷均衡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3.3 以提高系统可靠性为目标的数学模型 | 第18页 |
2.3.4 配电网络重构的约束条件 | 第18-19页 |
2.4 潮流计算 | 第19-23页 |
2.4.1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4.2 牛顿拉夫逊法 | 第20-21页 |
2.4.3 前推回代法 | 第21-22页 |
2.4.4 简单算例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进化算法 | 第25-32页 |
3.1 遗传算法 | 第25-28页 |
3.2 进化策略 | 第28-30页 |
3.3 进化规划 | 第30-31页 |
3.4 进化算法比较 | 第3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基于进化算法的10kV配电网络重构研究 | 第32-46页 |
4.1 遗传算法应用到配电网络重构问题的缺陷 | 第32-34页 |
4.1.1 不可行解过多 | 第32-33页 |
4.1.2 局部收敛容易产生 | 第33页 |
4.1.3 优良性状难以保留 | 第33-34页 |
4.2 支路交换法 | 第34-35页 |
4.3 环路表 | 第35-37页 |
4.4 进化算法解决配电系统重构问题 | 第37-43页 |
4.4.1 进化算法中环路表的应用 | 第37-41页 |
4.4.2 进化算法中的选择 | 第41页 |
4.4.3 适应度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4.4 收敛判断机制 | 第42-43页 |
4.5 算例结论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5.1 某区域22 节点配电系统简单算例 | 第43-44页 |
4.5.2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10kV配电系统算例 | 第44-4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49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