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前言 | 第10-11页 |
1.2 片状锌粉的特性 | 第11-12页 |
1.2.1 光学特性 | 第12页 |
1.2.2 屏蔽作用 | 第12页 |
1.2.3 特殊的功能 | 第12页 |
1.3 片状锌粉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1.3.1 用于达克罗涂料 | 第12页 |
1.3.2 用于水性无机、有机富锌底漆 | 第12-13页 |
1.3.3 用于喷雾式防腐装饰涂料 | 第13页 |
1.3.4 作为橡胶制品的性能改良剂 | 第13页 |
1.3.5 用于化妆品 | 第13页 |
1.3.6 用于塑料制品 | 第13页 |
1.3.7 用于电池电极 | 第13页 |
1.4 片状金属粉的粉碎 | 第13-14页 |
1.4.1 挤压粉碎 | 第13-14页 |
1.4.2 挤压-剪切粉碎 | 第14页 |
1.4.3 冲击粉碎 | 第14页 |
1.4.4 研磨-磨削粉碎 | 第14页 |
1.4.5 金属粉体片状化过程原理 | 第14页 |
1.5 锌粉不同的研磨方式 | 第14页 |
1.6 片状锌粉的制备方法 | 第14-18页 |
1.6.1 高能球磨法 | 第15-16页 |
1.6.2 蒸发-冷凝法 | 第16-17页 |
1.6.3 电解法 | 第17页 |
1.6.4 蒸馏法 | 第17-18页 |
1.6.5 爆炸法 | 第18页 |
1.6.6 其他方法 | 第18页 |
1.7 片状锌粉供应情况 | 第18页 |
1.7.1 国外供应 | 第18页 |
1.7.2 国内供应 | 第18页 |
1.8 国内片状锌粉的研究成果 | 第18-19页 |
1.9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9.1 课题意义 | 第19页 |
1.9.2 主要实验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片状锌粉制备实验化学药品、仪器及产品表征方法 | 第20-24页 |
2.1 化学药品 | 第20页 |
2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0-21页 |
2.3 样品的表征方法 | 第21-24页 |
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(SEM) | 第21页 |
2.3.2 X射线粉晶衍射法(XRD) | 第21-22页 |
2.3.3 激光粒度分析法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片状锌粉的制备及优化工艺的探讨 | 第24-57页 |
3.1 实验方案 | 第24页 |
3.2 实验步骤 | 第24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4-50页 |
3.3.1 原料锌粉选择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3.3.2 磨球直径比的影响 | 第26-30页 |
3.3.3 转速的影响 | 第30-36页 |
3.3.4 球料比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3.3.5 助磨剂的种类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3.3.6 研磨时间的影响 | 第42-46页 |
3.3.7 助磨剂用量的影响 | 第46-50页 |
3.4 单因素实验小结 | 第50页 |
3.5 片状锌粉制备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 | 第50-56页 |
3.5.1 正交试验设计 | 第50-51页 |
3.5.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1-56页 |
3.6 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4章 化学法(碱浸电解法)制备片状锌粉初步探究 | 第57-61页 |
4.1 碱浸电解法基本原理 | 第57页 |
4.2 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 | 第57-58页 |
4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8-60页 |
4.4 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片状锌粉的应用及性能测试 | 第61-66页 |
5.1 前言 | 第61页 |
5.2 实验药品及设备 | 第61-62页 |
5.2.1 原料及试剂 | 第61-62页 |
5.2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62页 |
5.3 实验流程 | 第62-63页 |
5.4 金属件涂装前处理 | 第63页 |
5.4.1 脱脂 | 第63页 |
5.4.2 喷砂 | 第63页 |
5.5 实验设计及实验步骤 | 第63-64页 |
5.6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5页 |
5.7 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6章 全文总结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