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4页 |
1.1.1 广义系统的概述 | 第10-12页 |
1.1.2 时滞广义系统的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1.3 广义及时滞广义系统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1.2 状态观测器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预备知识 | 第18-25页 |
2.1 广义系统的基本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2.2 受限等价变换 | 第18-20页 |
2.3 Lyapunov稳定性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4 Luenberger观测器 | 第21-22页 |
2.5 LMI及相关引理介绍 | 第22-25页 |
2.5.1 LMI描述 | 第22-24页 |
2.5.2 预备引理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时滞广义系统的观测器设计 | 第25-31页 |
3.1 系统描述及预备知识 | 第25-27页 |
3.2 观测器设计 | 第27-29页 |
3.3 数值算例 | 第29-30页 |
3.4 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非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观测器设计 | 第31-42页 |
4.1 一类非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观测器混杂鲁棒H_∞设计 | 第31-37页 |
4.1.1 系统描述 | 第31-32页 |
4.1.2 观测器设计 | 第32-36页 |
4.1.3 数值算例 | 第36页 |
4.1.4 小结 | 第36-37页 |
4.2 一类非线性变时滞广义系统的观测器设计 | 第37-42页 |
4.2.1 系统描述 | 第37-38页 |
4.2.2 观测器设计 | 第38-40页 |
4.2.3 数值算例 | 第40-41页 |
4.2.4 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带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时滞广义系统观测器设计 | 第42-45页 |
5.1 系统描述及预备知识 | 第42-43页 |
5.2 观测器设计 | 第43-44页 |
5.3 数值算例 | 第44页 |
5.4 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5-48页 |
6.1 总结 | 第45-46页 |
6.2 展望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6页 |
作者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