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各种桥梁论文--桥梁:按结构分论文--梁式桥论文

竖向预应力作用下箱梁腹板的受力机理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3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3 PC 箱梁腹板开裂调研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PC 箱梁腹板开裂研究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现有资料对 PC 箱梁腹板裂缝成因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1.4 PC 箱梁腹板预应力作用理论及裂缝控制研究现状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竖向预应力作用理论及工艺探索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预应力损失研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PC 箱梁抗剪性能研究第27-30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课题背景第32-33页
第二章 PC 箱梁弹性工作阶段腹板受力分析第33-6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2.2 PC 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作用理论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腹板应力状态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竖向预应力对腹板主拉应力影响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竖向预应力对腹板剪应力影响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竖向预应力取值第38-39页
    2.3 竖向预应力扩散效应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矩形薄板模拟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竖向预应力扩散效应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竖向预应力筋间距第45-46页
    2.4 考虑箱梁框架效应的竖向预应力筋横向偏置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箱梁横向框架效应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竖向预应力筋横向偏置第49-51页
    2.5 预应力效应对腹板应力状态影响分析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竖向预应力影响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腹板下弯束影响分析第53-58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58-60页
第三章 PC 箱梁桥腹板开裂非线性分析第60-7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0页
    3.2 材料本构模型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钢筋的本构模型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混凝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第62-66页
    3.3 混凝土开裂模拟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混凝土开裂后应力应变矩阵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混凝土开裂后的受力特性第67-68页
    3.4 PC 箱梁腹板裂缝有限元分析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平衡迭代的收敛标准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裂缝开展后单元应力释放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混凝土开裂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流程第73-74页
    3.5 算例分析第74-76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76-77页
第四章 竖向预应力对 PC 箱梁抗剪性能影响分析第77-9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7页
    4.2 PC 箱梁抗剪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77-80页
    4.3 配置竖向预应力箱梁剪力传递模式第80-82页
    4.4 PC 箱梁非线性有限元数值计算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参数介绍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材料模型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建模关键技术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加载方式及荷载工况第85-86页
    4.5 竖向预应力对 PC 箱梁腹板抗剪性能影响分析第86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竖向预应力对腹板破坏形态影响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竖向预应力对预应力筋应变影响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竖向预应力对普通钢筋应变影响第91-94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94-96页
第五章 PC 箱梁桥腹板竖向预应力损失测试分析第96-124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6-97页
    5.2 PC 箱梁竖向预应力损失现场测试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测试内容及传感器布设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第98-99页
    5.3 竖向预应力损失计算分析第99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锚固阶段瞬时损失第99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锚固后长期损失第104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其它因素引起的损失第109页
    5.4 竖向预应力长期损失预测第109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长期损失测试分析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长期损失预测公式第111-112页
    5.5 竖向预应力施工控制研究第112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竖向预应力的张拉时机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竖向预应力的二次张拉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竖向预应力的扭矩锚固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锚垫板及竖向预应力筋安装精度控制第116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竖向预应力的补偿系数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6 竖向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优化第121-122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122-124页
第六章 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下 PC 箱梁腹板受力分析第124-151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24页
    6.2 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基本理论第124-13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因素第124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第127-13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第131-134页
    6.3 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第134-13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有限元方法第134-13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预应力效应影响第136-137页
    6.4 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下 PC 箱梁腹板受力分析第137-14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PC 箱梁收缩徐变效应现场测试第137-14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140-14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第143-14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箱梁腹板主应力重分布影响分析第147-149页
    6.5 小结第149-151页
结论与展望第151-154页
    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第151-152页
    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52-154页
参考文献第154-165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65-166页
致谢第166页

论文共1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适应电网环境的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谐振控制
下一篇: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行为和混合料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