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先秦哲学(~前220年)论文--儒家论文--荀子(荀况,公元前313~前238年)论文

论荀子“隆礼重法”及其现代法治价值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引言第10-12页
1 荀子“隆礼重法”思想的形成第12-18页
    1.1 荀子“隆礼重法”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时代背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文化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荀子“隆礼重法”思想的人性论依据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荀子“人性恶”一般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荀子之“善恶”解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人性的可控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人性的改造第15-16页
    1.3 荀子“礼治”思想的渊源第16-17页
    1.4 荀子“法治”思想倾向第17-18页
2 荀子的“隆礼重法”思想第18-34页
    2.1 荀子的“礼治”思想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荀子“礼”的起源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荀子对儒家之“礼”的改造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荀子“礼”的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荀子“礼治”的实行方法——“仁政”第22-24页
    2.2 荀子的“重法”思想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法的含义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法的内容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荀子之“法“的司法运行第29-30页
    2.3 荀子“礼法”融合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礼的自觉遵守与法的不得不遵守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礼法相辅相成第31-34页
3 荀子“隆礼重法”思想的现代价值第34-45页
    3.1 荀子“隆礼重法”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法治理念的价值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对执政为民理念的价值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对法律观念的价值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对公平正义的价值第37-38页
    3.2 荀子“隆礼重法”思想对当代中国立法的价值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荀子“引法入礼”的必要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“礼”化作一部分法律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“礼”的法律化第40-41页
    3.3 荀子“隆礼重法”思想对于当今中国执法的价值第41-42页
    3.4 荀子“隆礼重法”思想对于当今中国司法中法官职能要求的价值第42-43页
    3.5 荀子“隆礼重法”思想对于当今法治中国公民守法的价值第43-45页
结论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0页
后记第50-5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情绪韵律调节情绪词识别的ERP研究
下一篇:《新女性》与现代女性形象的建构